2017年1月,新光醫院正式開工打造新一代醫療資訊系統,要將封閉式架構全面轉為開放式架構。雖然第一次上線不如預期,團隊也因此用2個月找出問題、精進系統,更在2021年順利上線,開始大力發展新應用
2023-10-20
臺大醫院自2004年起自建核心系統,採資料中心式架構統一開發、管理總分院IT。這20年來他們經歷一波波新技術和新服務需求,為將新技術落地於醫院場域,他們用流程數位化、優化和智慧化3階段來實踐
2023-08-25
衛福部資訊處規畫次世代HIS平臺,不只要建置容器化底層,來統一資料規格,還要打造數位中臺和App應用層,來分別將共通機制模組化、讓醫院與廠商上架自家系統。接下來,公版HIS也將於App應用層亮相
2023-06-09
臺北醫院3年前展開HIS系統轉換,短短3個月準備、1個晚上全面換新,不採新舊並行的漸進汰換模式。這種作法雖不留後路,但縮短使用者適應期,醫院也得以加速發展智慧醫療,進一步打造創新應用
2023-05-01
台灣牙e通主打牙科診所HIS系統,創業初始就將系統上雲、部署在K8s上,來自動調度伺服器資源,是少數採用K8s的牙科新創。他們也開發牙科疾病偵測AI,未來要整合商業保險,打造全端口腔照護生態圈
2023-03-06
龍骨王打造AR互動式遊戲,靠AI辨識患者復健動作,成了遠距復健好幫手,也讓治療師更容易追蹤復健進度。他們更開發步態分析,助醫師更精準衡量復健成效,下一步要成為復健軟硬體設備的Android平臺
2022-09-12
5年前一項科技部大型計畫,奠定了臺北榮總醫療AI發展基調。在這個基礎上,臺北榮總提出3層式架構,由核心基礎建設層、全院服務平臺層和各項臨床專科應用層組成,要來實踐未來智慧醫療藍圖
2022-08-01
受到COVID-19衝擊,儘管機場旅客、航班大幅減少,桃園機場兩年來仍投入新科技,並導入微服務、容器管理,建立統一標準化的資料交換平臺,讓內部資訊架構跟得上現代機場發展腳步
2022-06-27
童綜合醫院導入敏捷開發,請來敏捷教練手把手指導,還開設敏捷工作坊擴散知識。從麻醉資訊系統開始導入敏捷和微服務架構,逐漸邁向現代化IT之路,至今累計了上千支微服務API,下一步要開始擁抱容器化技術
2022-03-15
萬芳醫院在2017年底改變人才招募方式,2018年大膽用微服務架構開發病摘系統,那次成功經驗更催生一系列One系統。下一步,萬芳醫院將擴大分享微服務開發的成功經驗,助北醫體系其他醫院的HIS大轉型
2022-01-27
臺北榮總去年底才完成大型主機轉換工作,但早在2018年,他們就導入開源的主流容器管理平臺K8s,結合版本控制系統Git打造自動化部署流程,現在更展開敏捷式開發和微服務教育訓練,為下一波HIS再造練兵
2021-11-18
早在2004年,國泰醫院就大膽砍掉舊HIS、擁抱剛爆紅的Java架構,走過十多年順暢發展,卻也嗅到另一波改革的必要。今年4月,他們聯手關係企業,將驗證過的微服務、雲端中臺技術,逐步複製到醫療上
2021-09-30
2年前,臺醫大成立全臺第一個大學數據處,找來經驗豐富的IT老將掌管北醫體系百萬筆臨床數據,更經手大量開放資料、推動跨國數據聯盟策略。接下來,他們要將癌症、基因資料FHIR化,接軌國際
2021-08-26
3月接下首批新冠疫苗運送任務,為了能完整掌握每批疫苗冷鏈物流履歷,裕利醫藥IT發揮關鍵作用,不只迅速打造新系統,支援全臺疫苗配送,更結合IoT偵測揪出快失溫的疫苗,早一步處置,順利送達醫院
2021-07-16
和多數醫院一樣,彰基資安也面臨人手不足的困境,但粘良祁利用自動化技術,布建防毒聯防、防火牆聯防和無線網路聯防機制,來實踐內網可視化監控。接下來,他要導入惡意行為自動攔截技術,來強化資安體質
2021-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