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 | 數位身分 | 加密貨幣 | 大數據

GovTech月報第42期:行政院規畫AI新十大建設,4年將投入1,900億元發展AI、量子科技、矽光子等技術;美國FDA開始用AI工具加速藥物審查流程

行政院近期透露,正由國發會、國科會、數發部規畫AI新十大建設,涵蓋六大基礎建設及四大技術領域,聚焦於AI基礎建設、主權AI、智慧機器人、量子科技、矽光子等領域;美國FDA日前宣布,已開始採用AI工具Elsa,來加速對藥物審查程序。

2025-06-23

| TVBS | MarTech | AI | 生成式AI | 吳楨文 | 數位通路 | 數位轉型 | 大數據 | AI轉型 | 廣告投放

處處靠AI提升人員效率,不只改造工作流程,更強化商業模式

TVBS將AI融入技術與非技術部門工作流程,包括程式碼自動審查、加速內容產製過程,甚至開發新商業模式。透過人與AI協作,達成單靠人工難以達成的效率和產量

2025-05-23

| TVBS | MarTech | AI | 生成式AI | 陳文琦 | 陳宏益 | 吳楨文 | 數位轉型 | 大數據 | AI轉型

培育種子人才成為推廣大使,促使非技術部門擁抱AI、應用AI

TVBS非技術部門不只大力擁抱AI,甚至主動用AI創新。帶起這個風氣的秘訣是,積極找出有意願擁抱新技術的人,培養成AI人才,再作為種子人員,回到各自部門成為AI教學和推廣大使

2025-05-23

| 數位廣告 | 跨通路行銷 | TVBS | MarTech | AI | 生成式AI | 陳文琦 | 陳宏益 | 吳楨文 | 邱雯如 | 楊台麟 | 數位通路 | 數位轉型 | 大數據 | AI轉型

從Martech到AI,TVBS用數據驅動數位通路經營

TVBS運用累積與收集的用戶和內容數據,搭配自動化行銷、AI內容分析、生成式AI即時推薦,提供更加多元的內容媒體呈現模式

2025-05-23

| VBS | MarTech | AI | 生成式AI | 陳文琦 | 陳宏益 | 吳楨文 | 邱雯如 | 楊台麟 | 數位通路 | 數位轉型 | 大數據 | AI轉型

將現代科技注入傳統媒體思維,TVBS用大數據和AI自我改造

從企業最高層由上而下推動數位轉型的TVBS,積極帶動非技術部門學習和擁抱AI等新興科技,形成由下而上的主動響應和發展創新應用

2025-05-23

| 病歷 | 結構化 | 智慧醫療 | 大數據 | 醫療資料 | 病歷結構化 | 資料分析

智慧醫療應用吹起新一波資料結構化需求

近幾年大數據分析和AI技術普及,許多醫院體會到智慧醫院的可能性。但要進一步擴大應用,才發現許多關鍵資訊還藏在文字描述的病歷中,需要結構化抽取、管理這些資訊,才能發展更多智慧應用

2024-03-15

| AI | IoT | 數位身分 | 大數據 | 智慧交通

GovTech月報第26期:數位部明年擬推數位皮夾,可整合自然人憑證、駕照、健保卡資料

數位部民主網絡司規畫,臺灣將跨上國外Digital Wallet趨勢,今年底計畫開發測試Digital Wallet數位皮夾,明年可望推出服務,讓民眾可整合自然人憑證、駕照或健保卡等證件資料,授權數位皮夾內的證件資料,用於向政府或民間企業申請服務。

2024-01-25

| BTC | FHIR | HIS | 資料治理 | 大數據 | 個資保護 | 生成式AI

BTC建議:整合FHIR標準、成立國家級中心來推動生醫大數據資料治理

今年度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BTC)建議,政府應跨部會合作,來推動醫療體系的HIS和FHIR標準整合,此外,政府也應成立國家級健康資料研究中心,來完備健康資料治理和應用研發,特別是推動資料互通性和可用性。

2023-08-30

| 大數據 | AI | 無人機 | 交通科技執法

GovTech月報第15期:數位部擬推廣更多產業採用FIDO身分識別標準;國科會提2024科技施政方向,聚焦量子、太空、淨零及6G

數位部宣布今年1月正式加入國際FIDO聯盟政府會員,成為內政部之外,我國第二個加入該聯盟的我國政府機關,未來擬推動產業採用FIDO身分識別技術;國科會近期宣布2024年科技新布局,未來將聚焦於半導體、太空、量子、6G等。

2023-02-08

| GovTech | IoT | 大數據 | 無人機 | 寬頻

GovTech月報第14期:加拿大啟動國家量子戰略,將以3.6億美元推動相關研究、人才、商業化發展;美國成立太空局,積極管理衛星產業

加拿大政府發表國家級量子戰略,擬以3.6億美元,投入量子技術研究、培養人才及商業化發展;因應低軌衛星通訊服務熱門,美國FCC擬成立太空局加強管理相關業務。

2023-01-15

| 美光 | 智慧工廠 | 數位轉型 | AI | 大數據 | 數位分身 | 臺灣AI年會

美光揭露轉型智慧工廠多年成果,不只大量運用AI、數位分身技術,下一階段更要朝向智慧企業來發展

記憶體大廠美光最近揭露自家數位轉型經驗,從轉型智慧工廠做起,多年發展下來,美光全球工廠在上千道晶圓製程中已經運用到許多ML、AI技術,來提升良率和確保產品品質。在今年臺灣AI年會上,有更多成果揭露。

2022-11-23

| 證交所 | 資安 | 大數據 | ESG | 供應鏈風險

證交所揭露未來四大ESG工作重點,要建置集中式ESG資訊平臺

證交所揭露未來ESG四大工作重點,包括建置ESG平臺和ESG評鑑來發展生態系,主動因應券商供應鏈資安問題、導入ABI視覺化工具提高大數據應用,以及建置平臺來強化外國證券複委託服務及管理,最後則是扶植科技新創來活化創新板。

2022-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