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公開皮膚病狀圖片資料集SCIN,涵蓋各種膚色與身體部位
Google與史丹佛大學合作創建皮膚病狀圖片資料集SCIN,主要收集不同膚色與身體部位,常見的皮膚病狀照片,補充臨床皮膚疾病資料集的不足
2024-03-20
MedTech醫療科技雙周報第33期:Nvidia推出25項醫療專用生成式AI微服務
Nvidia在今年度GTC大會上揭露20多項醫療生成式AI微服務;衛福部率臺灣產學研醫療團隊赴美HIMSS 24年會;美國醫學中心IT主管盤點4大數位醫療趨勢;微軟聯手全美10多家醫院,要推負責任的醫療AI;Google雲端新添醫療生成式AI功能,還瞄準護理交班情境
2024-03-20
Google將打造個人化健康大型語言模型,以提供Fitbit用戶來自AI的建議
Google Research及Fitbit團隊將合作建置個人化健康大型語言模型(Personal Health Large Language Model),以支援Fitbit行動程式提供AI聊天機器人等生成式AI新功能
2024-03-20
健保署今年啟動大規模轉型計畫,瞄準4面向、提出8策略,要實現健保署與基層診所的數位基礎建設升級、建立健保資料生態系,並以大家醫計畫和健康存摺來落實民眾健康賦能,同時發展打破圍牆的醫療照護服務
2024-03-15
2024-03-15
【病歷結構化案例:振興醫院】借鏡大數據6V原則找出關鍵目標,先從心臟科報告展開結構化
醫療資料結構化可大幅降低資料清洗的成本,然而如何選對最值得投入結構化的關鍵資料,還可從數據價值、多樣性、真實性、數據量、產出速度和變異性等6面向思考
2024-03-15
【病歷結構化實例:林口長庚醫院】第二代自助式表單平臺上線,兼顧臨床需求還能實現資料治理
長庚醫療集團自2015年就開始籌畫病歷結構化,首先導入低程式碼表單編輯器,來讓臨床各科設計符合條件的結構化表單。後來,他們改良這個工具,在今年上線兼具純文字與結構化的新一代工具
2024-03-15
【病歷結構化實例:臺大醫院】發展結構化病歷必須兼顧4大要件,第一步先從臨床痛點著手
對臺大醫院而言,病歷結構化可降低資料處理和分析的成本,但也得符合臨床使用者需求、充分反映病人病況、提高病安和教學意義等四大考量
2024-03-15
近幾年大數據分析和AI技術普及,許多醫院體會到智慧醫院的可能性。但要進一步擴大應用,才發現許多關鍵資訊還藏在文字描述的病歷中,需要結構化抽取、管理這些資訊,才能發展更多智慧應用
2024-03-15
2024-02-27
MedTech醫療科技雙周報第32期:美政府調查發現FHIR採用率增加,但也有挑戰要面對
美國政府調查141家數位醫療廠商發現,約四分之三廠商已使用FHIR標準;三分之一的IT人手達退休年齡,美國國衛院CIO表示該換電子病歷系統了;美醫療新創用AI偵測輕度認知障礙;萬芳醫院新院長上任,3大目標瞄準院外醫療、AI和三院整合
2024-02-21
繼去年12月揭露AI輔助醫師應用後,中醫大附醫今日再發表Google MedLM另一應用方向,鎖定護理領域打造AI輔助護理師應用,初期嘗試3情境,包括分析傷口照片和疼痛患者表情照片,來給出文字描述、照護建議和衛教建議,以及針對食物照片進行營養分析。
2024-02-21
2024-02-15
第一波預計247萬人受惠!新版通訊診察治療辦法將於7月1日上路
衛福部今日公布修正版通訊診察治療辦法,共有5大重點,包括新增5種特殊情形、有條件開放開立處方、新添通訊診療項目、醫師評估後可不實行、強化通訊診療ICT技術或設備資安規範等,新辦法將於今年7月1日上路,預計有247萬人受惠。
2024-01-22
MedTech醫療科技雙周報第31期:國科會啟動高齡科技產業行動計畫
8大部會聯手啟動高齡科技產業行動計畫,瞄準4主軸;衛福部預計春節後公布資料管理條例草案;澳洲發布未來10年數位醫療藍圖;加強跌倒預防措施,新加坡擴大步態分析AI應用;香港浸大成立智慧中醫中心,瞄準慢性病管理
2024-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