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軟體設計人員以為,UML塑模(Modeling)的範圍,僅限於軟體資訊系統,其實不然,我們也可以把企業當成塑模的對象,利用物件導向的手法,有效地保存重要的資產。

這種塑模的意義,在於將企業當成一個系統,把系統視為一個整體,我們就可以區分外部的需求觀點與內部的結構觀點。確立系統範圍的好處,在於可以找出系統(企業)的主要參與者(Primary Actor)與支援性的參與者 (Supporting Actor)。

前者需要企業提供整體性的服務,而它也往往是企業主要的經濟來源與命脈;後者包括關係企業或子公司,企業需要它提供的支援,以提升整體服務能力。然後,我們再透過觀察企業內部的組成結構,找出共用性的部分,藉以支撐外部的需求。

為企業塑模的價值,遠大於資訊系統

企業內部包括靜態的結構元素,可能會有內部工作人員、軟體資訊系統,以及企業內部經常溝通的術語、概念、實體(Entity)等,你也可以在動態行為期間觀察:為了服務需求,這些元素是如何互動、合作,進而構築成所謂的企業流程(Business Process)─其中包括供應鍊與內部行政事務的流程等。

我們可以發現到,應用物件導向分析與設計(OOAD)的思維與技巧,又可以利用標準UML語法與視覺化的圖形表達,簡單又易學、幾乎沒有學習曲線,能夠將企業與軟體資訊系統,用一致性的分析手法平順地互補與轉移,協助資訊人員從不同角度看待組織與企業,不僅只看流程(這是比較傳統的記錄方式),還能找出企業核心的本質(結構)。甚至可以說,企業塑模的價值遠大於軟體資訊系統。

利用系統開發的思維剖析企業流程,除了幫助資訊人員理解企業的運作與規則,也可以知道哪些活動或製程需要資訊系統的支援,如此可以提升企業的效率與整體競爭力,有助於企業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的進行,同時又可以成為專案委外規畫與管理的重要參考依據。

企業塑模真的很有趣,同時又可以擴展軟體人員的視野與格局,而不只是單純考量到實作技術面的議題而已。那麼,應該如何建立企業塑模的正知與正覺呢?我建議你研讀《Business Modeling With UML》,它除了說明企業塑模的真諦,還教導讀者如何保有看待系統的多重觀點(Multiple Views),以及如何利用物件以及流程,表達出各個觀點之下的設計圖(Diagrams)。不只是紙上談兵地說明理論,而是絕對可以應用在實務的開發。這本書可以說是作者的經典代表作,也是OMG系列強力推薦的實用叢書。

從架構與觀點著手,才能掌握企業塑模的精要

我建議你不要逐字細讀,那樣太辛苦而且沒效率。讀這本書要能觀其大略──先研究全書大綱,大概知道各章節的重點。掌握內容架構之後,先翻閱與整體相關的部分,然後再看重點標題跟設計圖,這樣大概就可以了解該章節想要表達的意義;若是不懂設計圖,再佐以文字敘述的解釋,大致上瀏覽過、能抓住重點就可以。

本書共分成11個章節。第3章是全書最重要的內容,探討企業架構的塑模手法。本書最有價值的設計圖,是由兩位作者以自創的語法所構成,用來表達巨觀的企業流程,可以把它視為是活動圖的擴展,由於長得像火箭,我常戲稱它為「火箭圖」(或稱魚骨圖,正確名稱為Eriksson-Penker Business Extensions)。事實上,我在輔導比較大型ERP系統開發時,它也是經常套用的流程設計圖。

火箭圖能應用在如ERP的業務循環,當處理完訂購循環之後(訂購火箭),輸出會轉到採購循環或出貨循環(出貨火箭)等。當觀察每一個火箭內部的作業時,只要打開它,便能利用活動圖了解細節。層次分明、簡單呈現,這正是塑模的精要。

對領域專家而言,流程的設計與規畫,是屬於「企業流程再造」的範疇;而對於軟體專家,則是可以把「企業當系統」來看待,利用企業塑模的技巧,協助流程、規則等的設計與記錄。參考企業塑模的產出,就可以很清楚地了解與規畫,找出特定的企業流程活動,並藉由資訊系統的協助,達成自動化或減輕工作人員的負擔。

 

Business Modeling With UML

Magnus Penker、Hans-Erik Eriksson/著

Wiley出版

售價:75美元

Amazon四顆星

 

《作者簡介》

王克明

台北工專五專部電子科畢業。HSDc軟體設計顧問,擔任包括鋼鐵、保險、股票等多項領域系統架構開發顧問,以及軟體設計課程專職講師。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