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發表iGoogle的臺灣新首頁時,Google臺灣工程研究所所長簡立峰一語道盡了Google的精髓:「我們看的是全世界。」Google每每推出的產品總是瞄準國際市場,即使打造本地特色的產品時,也向著全球應用招手。什麼樣的人才足以勝任這樣的挑戰?Google臺灣工程研究所劉宗原憑著從小累積的國際觀,用智慧與執行力在Google中解決全球的問題。

劉宗原是第一批進入Google臺灣工程研究所的工程師,開發出iGoogle臺灣版與香港版。很多人以為能夠在Google工作,不是天才就是神童,其實他和許多IT人一樣,因為玩遊戲,開始自修程式設計,逐步才將軟體作為一輩子的事業。

小學五年級時,劉宗原全家移民南非,當時IT產業尚未蓬勃發展,尤其是在南非,相關資訊並不充沛。劉宗原12歲時,剛好父親的朋友汰換一臺Apple II電腦,就送給他當玩具,這是他第一次接觸到電腦,一玩就上癮。因為當時遊戲能夠在螢幕上列出遊戲的程式碼,甚至能直接修改。「那時候Basic很好改,玩遊戲破關還不過癮,就改遊戲的程式。因為這個原因,開始寫起程式。」劉宗原說。

在個人電腦286的時代,電腦遊戲並不像Apple II時代用Basic撰寫,而是用C語言,編譯後的執行檔無法直接修改。但劉宗原為了改遊戲,不輕言放棄,找了一本厚厚的x86指令集,自修讀完後寫出一個反組譯程式,將遊戲執行檔,反組譯成組合語言程式再修改。很多朋友知道他會改遊戲,常會從臺灣買了遊戲,特地帶去給他修改。

多元教育陶冶視野
南非教育強調多元,高中就採學分制,學生可以決定自己想學的內容,對劉宗原而言,高中的電腦課程已經太簡單,使得他學習興趣大減。於是他開始參加全國程式設計競試,連續三年得到第一,代表南非參加國際電腦競賽。在比賽的過程中,讓他的想法開始轉變。「那時候是興趣,後來就覺得會靠軟體這一行吃飯,因為工作能夠做有興趣的事情是很好的事。」劉宗原說。

從解問題的過程中,他體會到:「很多東西都是靠電腦可以算得出來,不需要人去作,希望越來越多的事情可以用電腦解決掉。」因此他有一個夢想:「希望把重複的東西交給電腦,做到類似人工智慧的程度。」但當時電腦業在南非也不發達,沒有多少人想學,因此大學時劉宗原轉而就讀電機系。

學電機讓他見聞更廣,他說:「很多人只知道電腦會跑程式,不知道底下運作原理是什麼,學完電機就會知道。」透過對硬體的熟悉,他更堅信軟體的價值。因此他還沒畢業,大四就開始進入當地的軟體公司,開發相關的金融資訊系統,例如股票交易系統等。直到1999年,因南非政局動盪,他才跟著家人回到臺灣。

移民生活培養適應力
即使8年沒有回到南非,他還是相當懷念當地生活環境。雖然家人曾在門口被搶,但他一點並不擔憂治安,他說:「我知道黑人是怎麼想的,他們也滿單純的,只要裝成沒有錢,他們就不會理你。」,不論是在南非、臺灣的生活,或者短期外派到美國或大陸時,他覺得:「去每個地方都沒差。」其實是因為他很能適應不同環境的生活。

劉宗原體認自學在基礎上的不足,工作之餘,回到學校繼續深造,重新紮穩馬步。他覺得正是夠了解程式設計的基礎,例如演算法、資料結構等,所以才能得到Google的青睞。不過,他說:「也是因為Google想做的事情是蒐集全世界的資訊讓使用者可以更好用。這其實跟我的夢想『人工智慧』很像,因為知道所有的事情,才能夠給出最好的答案。」所以,不只是Google選擇了他,也是他選擇了Google。

劉宗原特別讚賞Google的自由與開放。在Google工作的工程師,不論身在何處,都彷彿在同一地方工作。可以從網路上看到每一個人的照片、每一個禮拜作的事情,知道對方進公司的時間,隨時聯繫,劉宗原說:「就像是在美國Google總部的辦公室那樣,大家都在共同的開放空間中,沒有隔間,每個人走過去都可以看到誰在作什麼。」平時也不常開會,需要與各國的同事聯絡,幾乎都是透過E-mail聯繫。

Google的專案多半有詳細的文件,一方面是因為透過Wiki技術撰寫,任何人都可以貢獻,另一方面也得力於Google開放互助的心態。因為每一個人都可以接受任何人的問題,也樂於回答,甚至Google為了鼓勵去幫助其他人,還提供了Peer Bonus的制度,任何人都可以推薦其他同事,得到Peer Bonus的人就可以得到獎金與獎狀,劉宗原就曾推薦過一位幫他解答不少問題的外國同事。

外語能力是學習基礎
同樣的問題問多了,就有必要寫成參考文件。劉宗原表示大部分時間去看文件就夠了。這樣的環境讓他實力大增:「在Google幾個月,比起過去好幾年學的還要多更多。」正是劉宗原從小累積的紮實外語能力,才能無隔閡地吸收大量知識,這也是Google將外語溝通能力視為基本應徵要求的原因。

自己主動解決問題是在Google工作的常態。劉宗原認為:「其實很多事情都要自己來,公司有很多資源,但是不會主動來幫你。」他以Google News為例,早期新聞來源主要是大陸新聞,一些臺灣知名新聞媒體還沒有被納入Google News的蒐集清單中。他解釋:「我發現很糟、覺得不行,就去聯繫專案的負責人,因此發現我自己可以解決。當然有些不能解決的,例如新聞媒體的清單,我就再找其他人幫忙蒐集。」因此,「不只Smart,還要Get Things Done!」這種面對問題的心態,他說:「在Google裡面才能成功。」

Google為工程師提供了國際級的開發平臺和相關系統,也是許多人所欽羨的。例如按照一定流程,將字串丟給翻譯系統,就會轉換成不同語言,工程師不用自己動手。此外也有專門針對延展性(Scalability)的處理系統,例如工程師可以用很簡單的方式,就能作資料分析,了解像是哪些使用者會看哪些網頁等資訊。或者可以用很少的指令,就可以讓程式在上百臺機器中執行。

用全球觀點看世界
這樣龐大的開發資源,看似臺灣軟體業難以提供,但劉宗原認為其實關鍵不在資源多寡,而是心態。他不認為臺灣的軟體業沒有機會,而是臺灣軟體業看到的只有本地市場,而沒有看到島外面的世界,他指出:「其實並不難,例如配合一些國際標準等,只要多花一點功夫,就可以(將軟體業的實力)推到全世界。」這個國際觀的落差,他認為才是臺灣軟體業吃虧的地方。

就像在Google裡面開發產品時,他認為:「想做全球共用的產品,臺灣遇到的問題,應該其他國家也有。我傾向不只為臺灣,應該是解決(全球)共用的問題,讓國外使用者也可以受惠。」

在Google上班可以讓工程師心想事成,「想什麼產品,就作出來。」他說。但劉宗原為了兼顧家庭,還是每天從新竹到台北通車,採訪末了,他特別拿出一疊超過5公分厚的高鐵車票笑著說:「這才是我的寶貝。」文⊙王宏仁

IT人物-劉宗原
Google臺灣工程研究所軟體工程師
●小學五年級舉家移民南非。
●高中獲南非電腦競賽第一名,代表南非到阿根廷、瑞典、荷蘭參加國際電腦競賽。
●大學時主修電機工程,暑假期間到電機相關公司實習。
●大四下開始於軟體公司上班,參與金融業大型主從式系統開發,如股票交易系統、資產管理系統等。
●1999年回臺灣,隔年任職EIP開發廠商,參與軟硬體採購與系統開發,期間多次外派美國參與機房建置。
●2000年於臺灣大學資訊管理所進修碩士。
●2002年攻讀交通大學資訊科學所博士班。
●2006年8月應徵Google,9月得知通過。因陪產,延至11月正式上班,是Google第四位正式工程師。

公司檔案-Google
www.google.com
●成立時間:1998年
●營業項目:主要提供搜尋引擎服務與網路廣告業務,同時也免費提供多項網路內容服務,如網路地圖、郵件服務等,以組織全世界的資訊為目標。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