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4月,一艘從美國新澤西州紐華克南下,5天後抵達德州休士頓的油輪,船上的58個鋁製貨櫃,開啟了現代全球物流運籌的革命。一位創業家馬克林成功說服了美國軍方改用這類統一尺寸的貨櫃箱,運送物資到越南。這樣的運輸經驗,甚至成為了未來全球物流的通用模式。

過去因為包裝貨品的箱子規格不一,長、寬、高、圓、扁各種大小尺寸都有,只能靠人工逐一從船上卸貨再搬上火車。從這班火車到另一班,或轉運到貨車時都得費上一番時間。

但是,有了尺寸標準化的貨櫃之後,所有的作業流程都可以依此來設計,甚至建立自動化搬運設備,連運送的車輛都出現了貨櫃車,直接整櫃載走,連上下貨都不用。

20呎長、8呎寬、8.5呎高的標準貨櫃箱尺寸,成了全球港口碼頭共通的參考尺寸,任何運輸工具、倉庫規畫、馬路都會參考這個尺寸設計。貨櫃也成為全球各地港口、船舶、火車、貨運所通用的運輸容器。標準化的貨櫃加速了全球運籌作業,顛覆了傳統的物流模式,也發展出現在的全球性物流型態。實體世界更小了,全球貨物流通的經濟世界則更大了。

在IT領域中,也有類似的革命性技術已經出爐,那就是新一代輕量級虛擬化技術Linux Container(簡稱LXC)。以Container為名,反映出LXC的野心,想要成為應用程式在網際網路全球自由移動的標準化軟體貨櫃。

讓應用系統通行網際網路原本是虛擬化技術的願景,將實體電腦化為虛擬機器,就能到處轉移,上雲端,進企業。但是,傳統的虛擬化技術沒有成功,不同廠牌的虛擬化技術間,仍有不小的門檻,要達到彼此完全互通,以及虛擬機器完全無視底層環境而能快速轉移的目標,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而最近崛起的LXC,正是想要解決傳統虛擬化技術還沒克服的挑戰。不同於虛擬機器是一整臺實體電腦的虛擬化,LXC則是應用程式的虛擬化。

LXC會將應用系統打包成一個軟體貨櫃,裡面包含了執行這個程式需要的基本作業系統核心、應用程式和函式庫。作業系統則透過統一的命名空間和共用API來分配不同應用程式所在軟體貨櫃的可用硬體資源,讓應用程式看起來,就像是在一個沙箱環境中執行。

因為LXC內建於Linux核心,不需多一個Hypervisor軟體層,軟體貨櫃內也不像虛擬機器那樣,得安裝一套Guest OS,只需要一個小型的作業系統核心程式作為基礎。因此,軟體貨櫃容量小且輕量化,更容易在任何支援LXC的Linux類作業系統上部署、搬移。

但是,只有LXC技術出現還不夠,就像碼頭運輸系統如果不成熟時,光有貨櫃尺寸標準,還不足以形成顛覆性的全球物流革命。6月9日正式推出1.0版的開源LXC管理工具Docker,正是一套如同碼頭自動化系統的軟體貨櫃自動化管理系統。

就像碼頭自動化系統能自動搬移任何實體貨櫃,到任何一艘船、任何港口倉庫或任何一部貨車上,Docker也能自動化管理、大量部署和快速移動LXC軟體貨櫃,到不同的雲端平臺或Linux作業系統上。也難怪連Google都宣布壓寶Docker,未來將在旗下雲端平臺如Google App Engine上支援Docker。eBay、百度、Spotify線上音樂服務等都率先採用來管理和部署大量服務主機。RedHat也宣布新一代RHEL 7新版將內建Docker工具。

就像標準貨櫃的出現,結合全自動化碼頭和各種現代化物流系統,帶動了全球物流的革命,讓你今天寄貨,國際快遞明天就能幫你送達美國。未來,在網際網路的世界,軟體貨櫃能讓企業應用系統在全球不同雲端環境間,或在不同企業私有雲環境間快速部署、轉移。也難怪,Docker創辦人Solomon Hykes直言,網際網路升級的時候到了。Docker誓言要讓應用程式靠著軟體貨櫃就能快速轉移,全世界各種雲端平臺都能跑透透。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