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1年以來,臺灣武漢肺炎疫情變得嚴峻,尤其是在1月12日公布的兩名本土確診者,也就是案838醫師與案839護理師,之後幾天陸續又有確診者,例如,16日公布案852護理師,17日公布案856醫師,18日公布案863護理師,19日公布案864與案865(案863接觸者),20日公布案870(案839家人),也揭露案863、案864、案865的公共活動史。
從院內感染演變至院內群聚,大家都在擔憂是否會繼續演變至社區感染,有媒體報導醫院不讓未被匡列、卻想主動採檢的醫師進行檢測,理由是「檢驗量能不足」,有的人看到這消息則質疑:「疫情已持續一年了,量能怎麼可能還是不夠?」,他們批評,在院內感染的高風險環境,為何還要以此理由來阻止檢測。
身為一般民眾,我們相信院方與疾管署有其判斷,但對於所謂的檢測量能,經歷一年之後就應該足夠的論調,讓人覺得批評者是否過於樂觀,而且更讓人好奇的是,他們憑什麼認為,這些量能可以在一年之內提升到「足夠」的地步,這一年以來,疾管署與所有醫護人員都在積極進行防疫,同時,他們既有的工作也沒有放下,能在如此高壓力的環境下任職、替民眾承擔高風險,已經很讓人感佩了,維持現狀仍是相當吃力,提升量能怎麼會是理所當然?
檢測武漢肺炎的流程需要專業,請問所需的人力、物資會憑空出現嗎?我們能做的,應該是設法促成更完善的醫護工作環境,吸引更多人來加入這個產業,並且貢獻更多的資源,讓醫護人員無後顧之憂。
然而,仍有人不這麼想,每隔一段時間、發生一些事件之際,進行更廣泛偵測的論調又會重新浮上檯面,「成本」二字對他們而言,似乎是主事者偷懶、省錢、怕麻煩的藉口。但真是如此嗎?不論是資訊科技或資訊安全,很多人都知道「錢要花在刀口上」,相關的檢測與監控的工作當然是必要的,而且是需要定期進行,但在管理上,並非僅全部的IT資產都適用單一標準,而是要區分出性能要求、風險程度,再據此訂定不同服務等級。此外,相關的建置,也必須要循序漸進,很難一步到位,就算有這樣的例子,通常也是很成熟、普及的應用。
即便如此,若我們也撇除技術與預算因素的影響,單是涉及「人」的部份,就有很多變數,負責人員的在職、離職,能力高下、品行優劣,也都是稱職與否的條件,在各行各業的領域當中,專業人力的養成著實不易,IT人員如是、資安人員如是,醫護人員亦如是。面對千變萬化的疫情,每個人期盼改善、害怕惡化的心情都很急切,但也不能罔顧現實,認定這些日日夜夜身處第一線的人員不夠努力,在這個對抗疾病的重大時刻,仍要依照指揮應變體系的指示來進行各種相關的工作,做好自己的本分,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若每個人都依照各自的判斷來行事,自我要求即可,面對公眾事務時,請依照政府的公告與準則來配合。相關的人力與物力都很寶貴,經不起虛耗和浪費,就算是矯枉過正,代價也並非只是多此一舉,而可能是占用寶貴的資源。
身處在雲端服務、消費主義高漲的時代,或許我們已經習慣了隨需隨用是常態,然而,這是立基於過度供給的狀態才得以如此,防疫和防駭卻未必如此,態勢往往是敵眾我寡,而且,攻擊有可能僅針對局部,或大規模進行,發生的時間點可能是突然或持續很久。
對於IT而言,之所以能如此是因為受益於技術進步,而導致我們取得這些資源的單位成本日益低廉,以及產品性能好,日常資源利用率低的發展狀態,所以,我們可以運用這些優勢來設置更經濟的備援機制。然而,面對無處不在的資安威脅,以及遍及全球的武漢肺炎,我們手上的人力、物力顯著不足,因此,請記得資源有限、最佳配置是必要的。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2024-09-06
2024-09-09
2024-09-09
2024-09-09
2024-09-09
2024-09-09
2024-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