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2年開始,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針對企業轉型,提出即時企業(Real-time enterprise,RTE)的概念,點出了往後十多年企業發展的目標。他們認為,RTE能夠利用即時更新資訊,逐漸消除關鍵業務流程的執行與管理上的延遲,讓企業能夠取得競爭優勢,而當時盛行的各種應用系統,像是商業流程管理系統(BPM)、資料倉儲(Data Warehouse),也不斷強調這個概念,希望減少反應時間、增進資訊透明度、降低成本,而受到企業廣泛重視。
時至今日,雲端服務、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應用,掀起新一波數位轉型浪潮,許多IT廠商不斷告訴我們應該要向Uber、Airbnb等新創公司學習,積極採用科技、擁抱共享經濟模式,但總覺得仍無法具體突顯差別。不過,最近在AWS舉辦的年度企業轉型大會臺北場,我們聽到該公司全球企業戰略負責人Philip Potloff,提出了新的解釋,透過高頻企業(High Frequency Enterprise)的理論,說明了領先企業正要朝向的發展目標。
首先,他提醒大家注意:數位化比例高的確是現況,但不代表全部的企業,都能夠以毫無畏懼、可彈性擴展規模的方式,來回應數位破壞式創新需求;相較於傳統、更迭步調緩慢的企業,實際導入「高頻」作法的企業,可獲得價值的頻率將大幅提升。。
不過,企業運作頻率的高低,Philip Potloff認為取決於三點:如何決定持續工作的方式、如何組織工作、如何構築這樣的應用環境。舉例來說,低頻企業的系統,功能龐大且漫無章法地延伸,大家都不知道能帶來哪些價值,使用的軟體與導入的業務流程,也不夠靈活;而高頻企業的系統,會透過持續進行的優先順序排列作業,以及後端事件記錄的驗證找出相關性,突顯尚未完成的工作項目,以便儘快執行,同時,也應運用護欄式(Guardrails)而非閘道式的自動化控制,持續縮短交付時間。
該如何成為高頻企業?Philip Potloff認為,要從四大關鍵領域著手:將工作予以區分、投入資源來培養工作力、把僵化的流程審批程序自動化、要能構建系統而非止於組裝。
首先,所謂的工作區分,對於IT系統而言,是拆解為多個微服務。關於這部份作法,我們已有許多報導,也是當代IT顯學。
在第二項領域中,企業需將工作力放置在靠近顧客的服務上,要懂得運用「所有」的技術典範,像是敏捷開發、DevOps持續整合/持續交付、容器/微服務等,而不只是宏觀地採用部分重點技術,例如,基礎架構自動化、虛擬化、大數據。因此,為了具備這樣的能力,企業的團隊勢必要重新學習新技能,並在人力重新編制時,需以替顧客提供更多價值為依歸,並非從系統來考量。
在工作力的編制上,Philip Potloff認為,應從傳統的「專案(Project)」角色編組、各司其職,提升為產品(Product)取向的敏捷式運作,亦即透過小型、分散的團隊來提升工作靈活度,而且,對於所構築的系統或服務而言,擁有者須身兼維運者。
關於第三項自動化,他建議,企業應以自動化控制取代既有的守門式過濾;而在作業程序上,如果系統處於完成的狀態,他認為,應儘快發布、上線。
最後一項式關於系統的構建,Philip Potloff提醒,對於系統遭受到攻擊與出現故障的可能性,企業必須要有意識,隨時作好準備。例如,要有對應的實驗、將法規遵循與資安需求整合進去,同時,要讓「安全性」與「可靠度」的落實,成為每個員工的職責。
整體而言,所謂的高頻企業,比起早先出現的即時企業,列出更具體的目標與實作建議,並結合當代IT認可的新作法,而不只是搭建應用系統,單純讓企業對於業務變化的反應更即時。也由於高頻企業納入永續發展概念,在數位轉型整體策略上,我認為,有了更完整的規畫,值得大家參考。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2024-11-05
2024-11-05
2024-11-04
2024-11-02
2024-11-07
2024-11-06
2024-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