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新聞(0622~0705)

#生成式AI #短影音行銷 #影片生成
TikTok推出3種AI影片生成功能,並將自家GenAI創作工具與Adobe Express等工具整合

TikTok升級自家平臺上的生成式AI創作工具Symphony,新增三種AI影片生成功能:Image to Video、Text to Video,以及 Showcase Products。Image to Video能將靜態產品圖、品牌視覺或情緒板快速轉換為 TikTok 風格的短影音;Text to Video則是從提示文字生成影片。Showcase Products是可以製作展示影片,讓Symphony平臺上的AI影片主持人(Digital Avatars)來介紹廣告主商品,例如模擬拿取商品、穿戴服飾或操作手機App等應用情境。Tiktok強調,所有Symphony內容皆會自動標註為AI生成,並經多輪安全審查,以維護品牌信任與透明度。

TikTok還宣布將Symphony工具與主流創作與代理商平臺整合。Adobe Express用戶現可在桌面版App中使用Image to Video,把既有品牌素材轉化為TikTok短影音。廣告傳播龍頭WPP集團的員工,則可以透過內部創作平臺WPP Open來使用Symphony 全套功能。

#開源客服AI #OpenAI Agents SDK #生成式AI應用
OpenAI開源客服AI代理範例專案,展示如何打造多代理人客服對話系統

OpenAI在Github開源以其Agents SDK為核心,結合Python後端與Next.js前端,來打造客服AI代理的範例專案。這個專案展示AI如何在客服對話中,自動分派任務給不同職能代理人,並設定防護機制,來維持話題相關性、避免越獄攻擊(Jailbreak)。

此專案用於模擬航空客服情境中不同任務的智能代理人互動過程。使用者可透過「我想改座位」、「查詢航班狀態」等問題觸發對應代理人,如座位代理人、航班狀態代理人,取消行程的代理人等,並觀察整體任務如何被拆解與分配。系統也會對非相關問題,如「幫我寫一首詩」,觸發話題相關性防護機制。試圖查詢系統設定等語句,則會觸發越獄防護機制。開發者可本地部署此系統,並自訂提示語、流程與工具,來進行更多實驗。

#隱私保護 #第三方Cookie #WebAPI限制 #身份辨識技術
Safari新測試版阻擋身份辨識類腳本存取裝置特徵與追蹤性資訊,進一步限制跨站識別能力

在Safari 26 beta中,蘋果新增更多Fingerprinting(跨網站身分追蹤技術)技術的限制。做法包括,阻擋這些腳本存取裝置特徵的多項Web API。這些特徵包括螢幕尺寸、處理器核心數、語音合成API中可用語音清單、Apple Pay能力、Web Audio設定、2D Canvas內容等。

Safari也禁止這些腳本設置長期儲存項目,如Cookie或LocalStorage。不只如此,還封鎖這些腳本讀取可作為追蹤依據的資訊,例如網址參數與document.referrer等。這些隱私權機制,都意味著要在Safari,以及蘋果裝置上進行個人化行銷,將會更加困難。

#隱私保護 #第三方Cookie #WebAPI限制 #身份辨識技術
Google開始實驗於Chrome無痕模式中封鎖常見身分追蹤腳本,建立API濫用阻擋名單與申訴機制

Google在Github發表一項實驗計畫,於Chrome無痕模式(Incognito)中阻擋特定第三方跨網站身分追蹤技術(Fingerprinting)腳本。這些腳本通常利用Web API進行來蒐集Canvas、Audio、SpeechSynthesis等裝置細節,以拼湊出瀏覽器使用者身份。Chrome團隊表示,這些技術已被廣泛研究證實具高度隱私風險,因而計畫設計偵測機制來阻擋特定腳本。

當功能啟用時,Chrome會分析網路請求,並封鎖來自黑名單網域的所有動態內容,如 script和iframe。黑名單將公開於GitHub,同時接受申訴機制供網站提出刪除請求。此機制初期僅於Android與桌機版Chrome隱私模式中預設啟用,一般模式與企業版則預設關閉。

#程式化廣告 #交易透明度 #生成式AI
The Trade Desk推出新廣告交易管理功能,可以評估私下廣告交易的行銷品質,並自動尋找類似性質廣告版位

The Trade Desk在自家數位媒體購買平台Kokai新增Deal Desk,目的是提升廣告主與出版商一對一交易及與預約採購等,非公開交易的透明度與執行效率,並在廣告表現不如預期時,自動建議開放網路中的其他替代方案。

Deal Desk利用「交易品質分數」指標,使廣告主評估廣告交易的價值,以及比較是否有更具成本效益的其他選項。出版商則可以利用此指標來評估、優化自家廣告版位及交易條件。不過,TTD未揭露自家如何評估此分數。

Deal Desk還有一系列自動化交易功能,包括自動化完成廣告交易,以及在原交易條件無法執行時,能取消廣告交易,並尋找相似品質的廣告版位供廣告主參考。

#可購物廣告 #原生支付 #交易圖譜
PayPal推出Storefront Ads廣告形式,將下單及支付功能內建於廣告

PayPal宣布推出全新 Storefront Ads,將商品瀏覽、推薦與購買流程整合進廣告本身。使用者可在不離開原本瀏覽內容的情況下,直接用PayPal或Venmo付款。Storefront Ads背後的推薦系統,則由4.3億用戶跨平臺購物行為等資料驅動。

目前Business Insider、Vox Media與Horizon Media等知名媒體與代理商已開始測試此類廣告。Storefront Ads將先於美國開始上線,符合IAB標準廣告格式。未來,PayPal還計畫增加品牌輪播等更多格式。

#生成式AI #原生廣告 #新聞媒體
Taboola推出GenAI新聞問答聊天機器人DeeperDive,可回答新聞議題相關提問,還能在對話中置入相關原生廣告

Taboola推出全新生成式AI問答引擎DeeperDive。這是一個針對新聞網站等內容型出版商打造的聊天機器人,可以根據網站內容和使用者特性,回答使用者問題,並在對話中推薦相關網站文章,以及置入與對話情境相關的廣告。

DeeperDive使用一個名為「網路脈動」(Pulse of the Internet)的技術。利用來自全球9,000家新聞與內容媒體客戶與每日超過6億活躍用戶的即時洞察,來分析出不同地區和時段的內容消費趨勢。系統與使用者互動時,能藉此來提供更符合使用者所處情境的內容。

隨著生成式AI搜尋引擎和各種聊天機器人成為主流,網站主深受零點擊搜尋(Zero-click Search)衝擊,入站流量大幅減少,影響廣告收入。Taboola期待,新聞媒體等內容型網站主可以透過內建GenAI搜尋及問答功能,來吸引使用者再次入站。為了提升網站內容曝光度,DeeperDive的回答會附上該媒體網站內即時且相關的內容連結,鼓勵使用者深度探索內容,以期延長用戶停留時間。

#DSP #零售媒體 #SKU級資料
The Trade Desk推出Snowflake原生應用Connector App,實現即時SKU級資料傳送及分析

The Trade Desk推出 Connector App,這是一個在資料處理巨頭Snowflake平臺上的原生App,功能是串接品牌和零售業者雲端資料倉儲的銷售與轉換資料,用於廣告投放優化。

此App特色包括,大部分操作皆不須IT知識,且數據是直接從Snowflake端即時同步讀取,而非靜態資料的單次匯入。Connector App還支援SKU等級的銷售資料處理,而非常見的商品類別等級資料。這有助於廣告主更細緻分析,具體是哪些廣告素材,對應到哪些商品的轉換。

TTD近兩、三年積極發展RMN及CTV廣告市場,在推出一系列針對CTV的功能後,近月開始轉而積極發展零售媒體相關的數據處理功能。除了此次與Snowflake的合作,他們還分別與美國生鮮零售平臺Instacart及英國生鮮零售平臺Ocado合作,推出SKU等級商品數據處理功能。

#AI搜尋SEO #品牌曝光 #LLM市調
Adobe推出LLM Optimizer,分析並優化廣告在生成式AI引擎中的曝光情況及行銷效果

AI搜尋引擎及聊天機器人成為新流量集散地,更多廠商開始針對這類通路推出分析及優化工具。Adobe也不例外,近日推出LLM Optimizer,分析廣告素材在ChatGPT、Gemini、Perplexity等GenAI搜尋與對話平臺中的曝光及行銷成效,並提供優化建議。修改素材後,行銷人員可以直接透過Adobe Experience Manager Sites等內容管理平臺直接發布新內容。

LLM Optimizer還支援A2A(Agent-to-Agent)與 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等協定,不過,Adobe未具體說明,此工具如何透過這些協定來與企業其他系統協作。

#可組式CDP #代理式AI #可組式AI代理
CDP廠商Simon Data推出可組式AI代理,在Snowflake平臺原生環境中執行行銷任務

CDP廠商Simon Data宣布推出「Composable AI Agents」產品線。這些AI代理系統能接受行銷人員的自然語言命令,直接在雲端數據處理平臺Snowflake原生環境中使用資料,並執行行銷相關任務。

這些AI代理分別為Insights Agents,可以分析多通路客戶互動,來提供顧客分群洞察;Data Agents可以新增更具情境性的資料欄位,如「天氣敏感度分數」或「家庭購買影響力」,而非只是性別和生日等基礎的資料;Automation Agents則可以數據及前述兩個代理整理出的資訊,來一口氣自動執行數百條細緻分群的行銷活動。

可組式AI代理是結合CDP界近1年興起的「可組式」概念,與代理式AI技術的產品。可組式CDP是指一系列行銷功能模組,可以直接讀取資料倉儲資料,而不須像傳統CDP要勞師動眾的從多個系統中匯入到單一平臺。Simon Data的可組式AI代理則是一系列AI代理模組,利用SnowflakeAI調度平臺Cortex AI與Anthropic Claude模型驅動,能直接讀取企業的Snowflake資料倉儲內容,

更多Martech動態:

1. Meta宣布將於Whatsapp中開始販賣廣告版面,愛爾蘭資料保護委員會(DPC)透露此廣告服務最早於2026才會正式營運。

2. Netflix近期新通過的專利揭露自動剪輯出個人化預告片的技術。

3. The Trade Desk在自家廣告購買平臺中新增Rembrand置入性行銷技術,用AI分析原生影片內容來自動嵌入廣告素材到適當位置

4. Hubspot推出連結CRM數據到ChatGPT深度研究的功能。

5. Tealium CDP推出新增雲端資料倉儲數據讀取及蒐集功能,與既有顧客資料處理及MA流程結合。

6. Amazon為廣告影片生成功能推出多項升級,現在一次可以生成6種候選影片

7. Salesforce推出Marketing Cloud Next,一系列代理式AI的行銷工具。

8. Google推出新廣告功能Offerwall,可以讓網站主提供「觀看廣告以存取網站內容」選項。

9. DoubleVerify推出社群媒體類的注意力測量服務,計算注目時間、頁面停留秒數等指標

資料來源:iThome整理,2025年7月

責任編輯:郭又華

圖片來源:Simon Data、Adobe、Taboola、Paypal、Tiktok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