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基銀行創新科技金融處資深副總經理周郭傑 (攝影/洪政偉)

「Open Banking是數位轉型而非數位化的議題,銀行必須要徹頭徹尾改變商業思維。」凱基銀行創新科技金融處資深副總經理周郭傑點出,銀行要擁抱開放銀行應有的關鍵心態。

作為臺灣開放銀行的先行者,凱基銀行早在2017年11月,即推出開放API服務「KGI inside」,也是臺灣第一家推出開放式API的銀行

至今,凱基銀行已經與22家業者合作,進行API串接,開放出凱基自家的金融服務,甚至是以每個月3~4家業者合作的進度,持續成長。而在去年6月,凱基更上線了API管理平臺(APIM),來管理自家的API。

Bank 4.0新趨勢中強調,銀行的存在感式微,取而代之的是無所不在的金融服務,直接走進消費者的生活場域,來提供金融服務。但,周郭傑觀察,仍有許多銀行管理階層,不相信銀行能轉型,主因是「他們不相信銀行會消失。」

他解釋,現在銀行的管理階層,長年在法令、主管機關的監管下,也在內部種種的業務流程、內稽內控、自律規範上,累積了太豐富的經驗,他們非常清楚,一項金融新業務,需要面臨哪些問題,需要衝撞哪些限制。

但是銀行與金融業務是特許行業,管理上特別嚴格。這群管理階層心中認定,這種體制未來也不會改變。

所以,即便外界震天價響地談論「銀行會消失」,周郭傑提到,這群人心裡其實並不認同。因為,他們不相信,在金融業這麼嚴格的法令規範下,幾年內,科技業者有辦法進來,或是,等到科技業者可以進場時,付出的成本代價也跟銀行一樣高,他們一點都不擔心來自科技業的挑戰,也就不覺得銀行有轉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金融服務如何藏身消費生活場域,Open API是關鍵

周郭傑指出,這群人誤把無所不在金融服務背後的銀行「隱形」概念,與銀行「消失」畫上了等號。「必須把消失跟隱形的等號劃掉」,這是銀行思考Bank 4.0的第一個關鍵。「銀行隱形真正的意思是它還存在,只是我們看不到,人們依然依賴它所提供的金融服務。」

儘管科技業或許不會變成百分之百的金融業,但由這些科技業者所創造的數位平臺,越來越成為一般民眾數位生活最主要的場域。周郭傑認為,金融服務將隱身在這些科技業者所創造的平臺上。這是他認為,金融業無所不在後,最可能的狀況。

在過程中,科技業會變成消費者跟銀行之間最大的活動平臺,消費者可已經想像得到,未來的食衣住行都能透過數位平臺來採取實質的行動,而金融服務必須能進入這些平臺,才能融入生活場景。「要做到這件事情,金融業者就必須把它的產品數位化,且破碎化,透過Open API將金融服務,串接到科技業者的數位平臺上。」周郭傑指出。

開放銀行第二階段TSP管理方式,應納入TSP業者聲音

在臺灣開放銀行三階段中,第一階段「公開資料查詢」已正式上路了,銀行公會也正在研擬第二階段「消費者資訊查詢」的自律規範內容。金管會主委顧立雄,甫在開放API平臺上線記者會中,揭露二、三階段規範的5大考量重點,包括了TSP業者管理方式、客戶權益保障、爭議處理、損害賠償機制及資訊安全標準等。

在TSP業者管理的部分,周郭傑認為,規範TSP業者,是從銀行的角度出發,還是站在培養TSP產業發展的角度出發?不只從API供應端,也就是銀行來制定標準,API的使用端,也就是TSP業者的聲音,也要同時帶進來。

他建議,應該要運用金融監理沙盒的實驗機制,讓TSP業者進行試點,透過這樣的機制,增加TSP業者串接不同種類API的機會,而在沙盒進行得不錯的,則可納入新的TSP管理辦法,讓規範漸漸趨於完整。

周郭傑認為,開放銀行必須要有更大的目標,大家想像中的TSP,在臺灣可能有上萬家,可提供的API多達數萬支,應該要在這樣的環境中,設想如何一步步來推動TSP管理。他認為,應考慮TSP業者的需求與各自現況,並依據它所使用的API種類與方式,採取分級管理。

甚至,周郭傑建議,「得把TSP視為一個產業來發展」,先肯定TSP業者的價值,看重他們的創新與速度,對改變金融產業的參考意義,接著就是透過Open API,將TSP所需的原物料,以高度數位化、便利、低門檻的方式,讓TSP可以盡快連結,創造出新的第三方產品服務。「若沒有考慮到這些發展,開放銀行最後恐怕流於形式而已」。文⊙李靜宜

 相關報導  臺灣開放銀行關鍵第一步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