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安 | 無密碼 | 身分驗證 | OTP | FIDO無密碼登入 | 抗網釣MFA | MFA | 零信任

從強式MFA到抗網釣MFA

多因素驗證(MFA)的發展已近20年,讓傳統密碼驗證多一層防護,值得關注的是,隨著這些年威脅態勢的演變,使得傳統的MFA形式被突破,因而鼓吹轉向更安全的MFA

2023-02-20

| CloudFlare | 微軟 | 零信任 | 身分驗證

Cloudflare與微軟合作擴大零信任整合,提升應用程式身分驗證自動化

Cloudflare宣布與微軟就零信任解決方案擴大合作,使共同客戶能夠無縫部署零信任工具,改進應用程式存取方便性

2023-01-13

| 零信任 | ZTA

每個人其實都有能力實現零信任

零信任這種預設都不信任的概念或是態度,其實很早就隱隱存在我們日常周遭,尤其是在威脅變得更加猖獗的情況之下,自然逐漸浮現

2023-01-13

| google | 零信任 | 網路安全 | 零信任安全模型 | 身分識別與存取管理 | 安全軟體供應鏈

Google在臺公開零信任實踐原則,強調以身分取代網路作為存取控制的安全邊界

推動零信任轉型多年的Google,最近該公司難得在臺說明他們的零信任實踐原則,Google Cloud台灣技術副總經理林書平表示,他們的零信任是以身分作為存取控制的邊界,並聚焦在5大身分面向,包括:使用者、裝置、機器、服務、程式碼。此外,可信任軟體亦是根本,他並提及Google Cloud在安全軟體供應鏈的推動

2022-12-15

| CloudFlare | 零信任 | 網路釣魚

Cloudflare向非營利組織提供零信任安全防護

原本受到Galileo以及Athenian專案保護的非營利組織與公益團體,現在可以免費使用Cloudflare零信任安全解決方案,抵禦網路釣魚等攻擊

2022-12-13

| 美國國防部 | 零信任 | Zero Trust | Brownfield | Greenfield

美國國防部揭露零信任框架與藍圖,預計於2027年完成零信任部署

美國國防部計畫採用3種行動方案來達到零信任,其中的Brownfield作法,要先建立零信任的基準線,再利用現有的基礎設施與環境來開發

2022-11-24

| 臺灣資安大會 | 2022臺灣資安大會 | 零信任 | 智慧工廠 | 智慧製造 | OT安全 | 白名單 | CDR | 網路零信任 | 應用程式零信任 | 上網隔離 | AI演算法攻擊 | 5G專網安全

工研院剖析智慧工廠零信任策略,提出多層次防護構想

資安廠商提倡的零信任,多半聚焦網路安全或是使用者信任關係,但在智慧工廠領域是否足夠?工業技術研究院資通所經理陳柏渝表示,他們提出多層次零信任的構想,共有10個面向,同時並解析了4個層面的因應之道

2022-11-03

| CSIRT | PSIRT | ISO 27001 | 威強電 | 資安管理 | 零信任 | 張素碧 | 臺灣資安大會 | 資安長 | 2022臺灣資安大會

【臺灣資安大會直擊:企業實戰篇】威強電資安先從ISO認證做起,更設立CSIRT團隊把關資安體質

威強電的資安策略由小而大,8年前先導入ISO至核心系統,再擴大納入全集團系統,2018年更成立CSIRT來把關資安風險

2022-10-07

| CloudFlare | BYOD | Zero Trust for Mobile Operators | Zero Trust SIM | 零信任 | Cloudflare One

Cloudflare發表鎖定手機安全的Zero Trust SIM與 Zero Trust for Mobile Operators服務

Cloudflare宣稱Zero Trust SIM是全球首個基於零信任的SIM卡服務,採用eSIM優先策略可供大規模部署,避免員工造訪惡意網站,也能夠防範SIM卡交換攻擊,還能嚴格管控存取權限

2022-09-27

| google | 防火牆 | IAM

Google雲端防火牆添加新政策結構、IAM治理標籤

Google雲端防火牆現在添加IAM治理標籤,再搭配全球和地區網路防火牆政策,讓管理員更細緻靈活地控制雲端資源使用權限

2022-09-23

| 2022臺灣資安大會 | 臺灣資安大會 | 金融資安行動方案 | 資安聯防 | 零信任網路戰略 | 政府零信任網路 | 第三方供應商風險監控 | ISO 22301 | 身分驗證

【臺灣資安大會直擊】金融資安行動方案推動2年,金管會提出4大防護要點,並透露下個推動重點聚焦零信任與身分驗證框架

確保金融服務不中斷,是金融資安行動方案推動上的最重要目標,在2022臺灣資安大會的金融資安論壇上,金管會不僅揭示4大防護注意事項,同時也說明兩年來的最新成果以及未來新目標

2022-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