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C 2015儲存產品應用策略大分布|就目前的規畫來說,EMC對於所推出的儲存產品分成三大部分:若是需要超高速的資料存取能力(50毫秒內),但容量不需太高(TB等級以內),可透過DSSD的整櫃式儲存設備來提供;若是一般資料中心的應用,容量(PB等級)與存取速度的需求居中,可以採用EMC的儲存陣列Islon系列產品;如果是雲端環境的應用,需要超大容量,對於存取速度的要求不大(100微秒內),可透過ViPR來架構相關應用。

大資料處理與分析是當代IT顯學,在此之前,雲端服務、行動應用與社交網路等新一代IT應用,都已陸續崛起,有別於過去的IT發展,IDC特別將當前這樣百花齊放的技術應用發展,總括稱為第三平臺(The Third Platform),與早期大型主機運算環境、後繼的主從式架構與網際網路應用,相互區隔開來,不論如何,這些新興應用形式的IT,背後所象徵的是更豐富的應用系統開發需求,以及更大量的資料儲存與處理需求,當前所出現的應用程式數量,以及需負荷的使用者規模也是史無前例的。

當IT使用規模變得如此巨大,連帶地所要儲存與處理的資料量也急速成長,有些企業需要面對的資料規模已經達到數百TB,甚至到達PB,但同時對於存取速度的要求也與時具增,因為,具備資料即時分析的能力已經是各行各業所無法避免的趨勢,同時,使用者也越來越沒有耐心等待慢吞吞回應的服務。

然而,就像一個需要同時攜帶很多行李的人想要出遠門,並且要能很快地到達目的地,單靠自己有限的力量是很難達成這項要求的,必須透過一些創新、跳脫現有思維的工具和技術,而且要依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去利用,才有辦法幫你做到大量行李與人員的載送,及時到達所要去的地方。例如你可能需要搭乘高鐵或飛機,而不是徒步或搭乘一般鐵公路交通工具,同時,這些超高速的運輸管道也必須受到良好的管理,才能持續提供穩定的服務品質。

在儲存技術的應用上,其實也面臨到跟上述很類似的狀況:如何快又大量地處理各種資料,同時又要妥善、簡易地管理儲存資源,已經成為許多企業所面臨的困境。

追求高速存取與超大容量的競賽,將從儲存陣列開始擴及伺服器端

要因應這些更艱難的應用需求,在成本能夠負荷的情況下,我們已開始透過混合式或純Flash儲存陣列來因應,雖然能夠在延遲程度達到更低的效果,但是,這些透過網路來存取的儲存設備就算本身速度再快,仍會受到網路頻寬的制約,而無法發揮極致的性能。

若不透過網路連接Flash儲存陣列,純粹靠伺服器本身來加裝PCIe SSD的Flash裝置來提升儲存性能,速度是夠快,但又會遇到本機只能裝載數量、容量均有限的Flash儲存裝置,而導致可用容量不足的窘境,而不得不透過額外搭配直接式儲存設備(DAS),才能在頻寬與容量的使用上獲得平衡。

但即使存在這樣的需求,並沒有任何廠商想出好辦法、推出可用的產品來滿足,因為,任何一臺機架式伺服器所用的機箱再大,以4U尺寸來說,頂多容納60臺左右的硬碟,若裝滿Micron的2.5吋PCIe Flash,而且用的是目前最高容量1.74TB的產品P420m,整臺伺服器總容量有60多TB。

若在伺服器上搭配PCIe插槽的Flash卡,想要衝高存取容量會更難,因為每臺伺服器能安裝的PCIe裝置數量更為有限,以8U尺寸的HP ProLiant DL980 G7來說,能夠插上16張PCIe介面卡,若搭Fuion-io的ioDrive2 3TB產品,整臺伺服器也只能提供到48TB的Flash儲存容量。

總之,在這樣的架構下,想要讓一臺伺服器「就近」存取容量100TB以上的PCIe Flash儲存裝置,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然而,有一家新創儲存廠商居然說他們即將推出的產品可以做到,但所有的伺服器廠商、儲存廠商都表示束手無策的情況下,這種事有可能發生嗎?而且,居然還有儲存大廠願意搶先買下這家公司,實在太神奇了。

這家儲存大廠就是EMC,而他們所買下的儲存廠商是一家許多人聽都沒聽過的公司DSSD。

其實別小看DSSD,該公司的創辦者們都有來頭,其中幾位是網路和儲存業界的佼佼者。

該公司天字第一號、擔任董事長的Andy Bechtolsheim,曾是昇陽電腦的共同創辦人,本身也是Arista Networks的研發長,而擔任總裁暨執行長的Bill Moore曾擔任昇陽電腦的儲存部總工程師、ZFS檔案系統的共同負責人,以及3Par公司的首位員工,將帶領併入EMC後的DSSD,另一位創辦者Jeff Bonwick(Jeffrey S. Bonwick)也以帶領過ZFS研發團隊而聞名於世,本身也是昇陽電腦的院士,擔任過昇陽公司的副總裁、以及甲骨文的資深軟體架構師,他和另一位DSSD創辦人Mike Shapiro曾共同發表了許多儲存方面的專利。

而EMC為什麼要出手買DSSD,而且在事前密而不宣,完全沒有透漏給媒體?2009年的6、7月間,EMC和NetApp兩家儲存大廠為了買下重複資料技術廠商Data Domain,上演了一場重金搶親記,EMC最後以20多億美元拿下。2010年類似的戲碼再度上演,HP和Dell為了爭奪3Par,最後也是以20多億美元由HP拿下。也許是擔心類似狀況重演,可能EMC這次向中了DSSD之後,即使這家公司還沒有正式推出產品,未經歷市場考驗,就很果決地買下。而且,EMC很早就開始與DSSD合作,是DSSD的早期投資者與研發夥伴。

在EMC發表併購DSSD同時,也宣布預計將在2015年推出產品,而這項產品會是整櫃式Flash儲存設備(Rack-scale Flash Storage),鎖定記憶體內資料庫(In-memory Database,例如SAP HANA、GemFire)、即時分析應用(風險管理、詐騙偵測),以及高效能運算的應用系統(臉孔辨識、氣象分析)。

以軟體定義式儲存統合支配所有的儲存應用

今年的儲存應用發展熱鬧非凡,因為,虛擬化平臺廠商VMware在3月終於推出軟體定義式儲存產品VSAN,為整個儲存應用市場投下一顆震撼彈,從伺服器虛擬化環境下,就可以直接建構並存取由自身搭建的共用儲存系統,而不需存取虛擬化環境以外的儲域網路或網路儲存系統。

很多人都在看同樣也有軟體定義式儲存,並且擁有更多網路儲存產品的EMC,而且又和VMware是在同一個企業營運體系下,如何回應這樣的發展?

EMC在5月的全球用戶大會上,果不期然,發布旗下產品ViPR 2.0更新版,當中主要的特點是支援了區塊式儲存,而且不只相容於更多硬體設備,又能以原生方式支援這些設備;同時,ViPR也結合OpenStack的套件,以外掛的形式支援更多不同廠牌的儲存陣列。

而對於VMware環境的整合運用上,ViPR的Controller元件也將透過VASA(vStorage API for Storage Awareness)的API介面,以及未來將推出的VVOL(Virtual Volumes),來和vSphere虛擬化平臺互通。而VMware的虛擬資料服務也可透過VASA和VVOL直接存取底層的儲存產品,互通有無,例如EMC的儲存陣列、第三方廠商的儲存產品,都可以從vSphere環境下以套用政策的方式管理。

EMC與VMware軟體定義式儲存大合體
在ViPR的架構下,可以和VMware vSphere彼此整合運用,關鍵整合的媒介將會是VASA與VVOL的技術。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