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卡通技術研發群副總經理戴劍文

去年9月3日一場發表會上,一卡通和Line Pay共同推出了Line Pay一卡通帳戶服務,將原本的真實世界可用的iPass一卡通服務,延伸到虛擬的電子支付領域。對用慣電子支付的民眾,雖然只是多了一種支付工具可選,但對一卡通公司來說,這卻是一個全新的挑戰,走出了過去的電子票證產業,正式跨入電子支付這個新戰場。

這個源自高雄捷運的交通票卡服務,獨立成立公司後,只花了短短5年時間,現在已是全國知名的電子票證服務,發卡量超過2,100萬張,僅次於源自臺北捷運的悠遊卡公司。

相較早在2000年成立、發卡量超過7,000萬張的悠遊卡公司,一卡通公司的「年紀」還很年輕,但因為國內4家電子票證服務競爭激烈,市場業務趨於一致,一卡通公司成軍短短幾年,就馬上面臨了轉型的壓力。

不過,2017年,一卡通搶先老大哥一步,獲金管會同意,成為第一家可兼營電子支付的電子票證公司,也順利在去年9月推出了電子支付服務,背後一手擔起資訊系統營運管理、開發重擔的一卡通公司技術研發群副總經理的戴劍文功不可沒。

靠IT部門快速打造支付生態系

「我們和悠遊卡身處的市場規模不同,處在不同的起跑點,一卡通為了生存勢必要走不同的路」,戴劍文說。他一語點破了一卡通從過去的電子票證,到跨入電子支付業務,為了快速將服務推出至市場,資訊部門在背後所付出的努力。

他在更早之前在高雄捷運技術處擔任處長,曾參與一卡通公司成立籌備工作,他認為在高捷的工作偏向MIS,服務公司內部各單位,進入一卡通後,因電子票證、電子支付業務,也服務外部的使用者,舞台變得更大,相對地也更具有挑戰性。

然而,從高捷底下的交通票卡發展為獨立電子票證,一路走來並不容易。

戴劍文表示:「當年一卡通從高雄捷運獨立出來創業,那時電子票證市場已有個巨人般的悠遊卡公司存在。為了擺脫一卡通只是高雄捷運那張卡(高捷卡)的印象,公司的策略是打群體戰,要快速為一卡通建立支付的生態系,當時總經理曾說苦過這三年,電子票證市場就大勢底定。」

當時一卡通剛自高雄捷運獨立出來,公司規模小,靠著策略靈活、技術配合度高,成立14個月,就順利在四大超商上線了一卡通支付和加值服務,20個月後,也順利推出全聯的支付服務,逐漸建立自己的電子票證生態。

「電子票證和電子支付都是高度依賴資訊系統的產業,商務部門與特約機構談定合作與營運規則後,雙方技術團隊就會展開系統開發、整合、驗證、上線,每個合作案都是一項專案」他說。

「差異化」是一卡通求生存的第二步。由於是新創公司,沒有太多的包袱,他們積極尋找創新應用,搭上穿戴裝置、行動支付熱潮,例如和中華電信合作推出OTA「NFC一卡通」,又和Garmin、Fitbit合作推出整合一卡通支付功能的智慧手錶、手環等等。

但是快速擴展生態的結果,資訊部門面對需求變化大、高度的不確定性,加上要和學校、銀行、零售通路、POS商等不同對象建立合作關係,客製化系統的整合需求大增,為當時人手不足的資訊部門帶來沈重負擔,為了搶快推出服務急就章的結果,產生使用大量API、不同版本控制等種種問題,欠下了不少技術債,即使現在整個技術研發群人力已有65人,工作壓力仍然不輕,隨時有超過100項專案在進行。

跨入電子支付加速轉型

一卡通技術研發群副總經理戴劍文表示,支付產業需要快速建立生態系,不僅是群體戰,快速開發、系統整合,也是資訊戰。攝影/洪政偉

目前,一卡通每日平均交易筆數將近85萬筆。以高雄捷運為例,佔周間運務量將近7成,即便是周末假日外地觀光客較多,一卡通仍占了假日所有運務量近6成。

不以此為滿足,一卡通更以原有的電子票證市場基礎,全力搶攻電子支付服務,戴劍文說,「甚至可說是一卡通的二次創業」。

「電子票證與電子支付業務,原本是兩家公司的業務,現在由一家公司提供兩項服務。」戴劍文說,意味著當初一卡通為電子票證辛苦建立的生態合作關係,到了電子支付得重新來過。

跨入電子支付的第一波好處是,降低了自動加值功能的門檻,不像過去得有申請門檻高的銀行信用卡或發行銀行不多的Debit金融卡,現在只要有電子支付帳戶,就可以綁定一卡通來自動加值,也帶來了更多年輕族群使用。

服務推出後的第一個月就有近52萬用戶,到今年5月為止已超越150萬。這張亮麗成績單的背後,是一卡通公司辛苦得來的成果。

戴劍文回憶去年電子支付服務推出後,短時間湧入大量用戶申請,因與外部廠商的系統整合、頻寬成為瓶頸,加上手機簡訊認證的瑕疵,重覆發送驗證簡訊,大量用戶觀看教學影片等等,媒體、主管機關的關注,壓力紛至,最後只能抽絲剝繭找出問題點予以解決。

「這一次的震撼教育,讓一卡通公司有種一夕間轉變成大人的感覺,從電子票證領域,跨入7x24服務不中斷且即時連線大量交易的數位金融世界,挑戰就像是翻越一座山那樣的巨大。」他說。

一卡通今年1月進行全公司的組織調整,經營思維上,因電子支付採實名認證,掌握用戶的消費習慣、喜好,可針對用戶提供個人化服務、獎勵,發展會員經濟。一卡通也重新定位是銷售金融服務的科技公司。

資訊部門組織調整,確立分工

為了讓部門運作更有效率,先後作了兩次調整,去年9月將電子支付相關系統的開發維運工作獨立為電支組,和研發組、系統組、資管組、驗測組同為當時技術處底下的5個小組,今年1月公司內部大改組,技術處改為技術研發群,小組也改為管理系統部、資訊管理部、電票系統部、品管部、電支系統部。

戴劍文解釋,當業務單位提出專案需求後,會先劃分負責部門,再決定工作的重要性調整資源分配。甚至,一卡通設立了專職的系統規劃師,來協調多項專案工作的進行。

建立一致開發架構、導入敏捷開發

由於專案增加,一卡通也增加更多的開發人力,但每個人的開發經驗及習慣不一,以電子支付系統為例,內部架構與開發模式一致性難以控制,如果使用了未經驗證或不正確版本的公開元件,更可能因此產生資安風險,因此決定導入一致性的開發架構,也自今年5月開始導入敏捷開發,委託顧問來指導,調整產品開發的角色與流程。

他表示,目前一卡通電子支付平臺的執行環境、資料庫及系統開發上都是同一家商軟業者的產品,也參考.NET開發技術及標準導入一致性的開發架構,包含了對內採用一致性的API、共用的商業邏輯,對外採用標準的WebAPI架構及一致性的應用程式介面。「讓各個應用系統開發有一致的規範,不僅易於開發、管理,也方便日後的維護。」

在持續整合機制上,一卡通目前使用老牌的開源DevOps軟體Jenkins,但是隨著業務型態從電子票證跨入電子支付後,考慮到24小時即時服務的需求,決定改用商軟公司的DevOps產品,一卡通正分階段採用Azure DevOps Service。

戴劍文解釋,即時支援和整合平臺是換平臺的主要考量。因為Jenkins沒有在臺分公司,過去只能靠開源社群來解答問題,改用Azure DevOps Service,除了安全的軟體開發、管理到最後產品發布或版本更新外,若發生緊急事件,也能較快取得在地支援。

另一個考量因素為了同一個開發平臺的整合,如同前述的,一卡通正推動一致性軟體開發架構,未來也計畫分階段將此架構整合DevOps流程,採用現有平臺的內建敏捷開發工具,戴劍文認為,較能讓Scrum方法論落地實行。

至於敏捷開發,雖然已有不少公司導入,但直到真正與國際性公司合作後,不論Line Pay或Fitbit都採用敏捷開發,一卡通在去年下半,開始積極參加研討會,也自行研究敏捷開發。

戴劍文表示,傳統的瀑布式開發,重工頻繁且耗時,難以應付金融服務市場的快速變化,內部即曾遭遇需求端和開發端因為溝通不足,業務需求已改變,但資訊不同步,開發人員仍埋頭趕工,或是業務部門插入額外的工作、變更工作優先順序等問題。而敏捷開發提倡的增量開發、頻繁交付、降低重工、面對面的溝通的開發方式,更適合行動支付產業需求不確定、變動大的開發環境。

一卡通先選擇幾個專案導入敏捷開發,結合敏捷開發強調的溝通和透明化,以及Scrum強調的自主組織、不斷學習、更正。未來希望將敏捷開發的思維慢慢擴大到整個公司的經營。

在資安部份,計畫建立軟體資安團隊,並導入SSDLC(Secure Software Development Life Cycle)在軟體開發的各階段中加入資安活動,在設計階段將資安需求、個資保護,網路攻擊、資訊洩漏等風險納入考量。

為了應付大量交易處理的彈性擴充需要,並減輕系統管理的負擔,一卡通在電票、電支相關系統上採用超融合基礎架構,但將電支的資料庫另外移到獨立實體伺服器。今年也在OLTP資料庫之外,建立OLAP資料庫,有助於BI。

推動作業流程數位化、導入AI

因為業務性質,一卡通投入較多IT資源在對外的服務上,對內服務則較少,為了推動作業流程數位化,鼓勵業務單位從外界找到合適工具,由資訊部門協助評選。

一卡通也開始接觸近來相當火熱的人工智慧(AI),除了派遣協理級人員赴人工智慧學校學習,也打算將AI應用在訓練測試中的ChatBot,用以減輕客服中心的工作負擔。另外,也計畫從大量交易資料中找出疑似洗錢的例子,或偵測異常交易。

談到面臨的挑戰,戴劍文認為支付產業需要快速建立生態系,不僅是群體戰,快速開發、系統整合,也是資訊戰,但身處南部地區,公司徵才條件居弱勢,除了以鄉親土親為號招,吸引北漂青年回流,也打算進入校園徵才,設法提升資訊戰力。

  CIO小檔案  

一卡通技術研發群副總經理戴劍文

學歷:逢甲大學企業管理系

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  

經歷:曾在製造業、國際貿易、半導體、軟體等公司任職,2001年加入高雄捷運公司資訊處,從專案工程師到經理、處長。2014年加入一卡通公司技術處擔任處長,2019年升任技術研發群副總經理。

  公司檔案  

一卡通

● 地址:高雄市前鎮區中安路1號4樓

● 成立時間:2014.2.13

● 主要業務:電子票證及電子支付機構業務

● 總部:

● 員工數:177人

● 資本額:11.4億元

● 年營收:4.34億元(2018年)

● 董事長:施勝耀

  資訊部門檔案  

● 資訊部門主管職稱:技術研發群副總經理

● 資訊部門主管姓名:戴劍文

● 資訊部門人數:65人

● IT預算:約9,000萬元(2019年)

  公司大事記  

● 2014年2月:一卡通電子票證系統上線

● 2015年11月:一卡通推出全臺首發OTA電子票證

● 2016年3月:發行IPASS 3.0雙介面CPU電子票證

● 2018年9月:Line Pay iPASS電子支付系統上線運行。一卡通攜手高捷推出動態QR Code乘車碼

● 2019年1月:組織改組

● 2019年5月:啟動轉型敏捷開發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