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是意圖在製造另一個比爾.蓋茲、或派特吉辛格,而是希望藉由本文,呈現一個在我們社會裡日漸凋零的精神,給我們青年讀者群:腳踏實地、勤奮好學、虛心求教,一些在我們生活領域裡,被認為不切實際的做法,卻是派特吉辛格成功的柲訣。

這是一個迅即進步,但又令人迷惘的時代;這是一個旗幟顯明,但又需要重新定義的時代;這是一個急需掌握未來,但又不確定方向的時代;這是一個無任何規則,但又創造新規則的時代。人類在本世紀發明一項影響各個層面、各種產業型態、各式生活方式的工具——電腦。雖然我們仍不知它會帶給人類,有多深遠的影響,但是許多人因為它而聲名大噪,許多人也藉由它訂下許多新的規則。

一九八○年派特吉辛格(Pat Geisger )一個未滿十五歲的少年,因為對高科技研究的渴望,加州的矽谷常成為他流連忘返的地方。在一個豔陽高照的午後,他終於忍不住的走進微處理器(CPU)的研究重鎮英代爾(Intel)的總辦公室裡,表明了他熱切追求科學新知的渴望,希望從學校下課後能到英代爾,與當時的一流科技前輩學習。

英代爾當時的總裁葛洛夫,對這位少年的舉動,初起頗為訝異,因為不管如何微處理器的研究,牽涉太多領域的學問,不是一個高中尚未畢業的少年,所能夠承擔得了。

但是這年卻是比爾.蓋茲的MS-Dos作業系統,開始被二八六電腦所採用,而這一年比爾.蓋茲仍未滿十九歲。葛洛夫心裡就想,即然西雅圖能有個天才的比爾.蓋茲,為什麼英代爾就不能有個天才的派特吉辛格?因此,決定滿足派特吉辛格的要求,在微處理器的領域裡學習。但是,附帶的條件是必須從品管技工做起,也就是派特吉辛格將跟隨研發人員,從事品管的基礎學習;而且不能防礙高中的課程,否則就走路。

一九八○年電腦產業正式進入x八六時代,IBM因為微處理器的量產,囊括了大部份的個人電腦市場,也是二八六架構逐步統一電腦界的時候。正當美麗的遠景微露曙光,英代爾卻已著手進行三八六架構的研發,且預定以三年的時間進入量產。整個英代爾為了這個目標,特別將研發小組分成三班制,使研發的腳步能持續不墜。

派特吉辛格因為仍有學校課程要學習,因此英代爾大開特例給他自由的上班時間(英代爾紀律十分嚴明,總裁都要打卡上班)。根據目前是英代爾資深副總裁的華裔科學家虞有澄回憶:當年派特吉辛格除了在學校的時間外,就是待在公司。他在假日時也都與留守的研發人員,窩在研究室。勤奮向學的精神,好像工作二十四小時也永遠不嫌累的樣子。「我真得想像不到,一個少年怎麼會如此的用功!」

就在英代爾準備以三八六耳代二八六架構時,英代爾遭遇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難題:要使三八六比二八六的微處理器快,必定得增加晶片上的電晶體數,測試的過程也必定複雜化,究竟要採用何種的測試方式,才能解決即將量產的燃眉之急?

這一個重大的難題發生在一九八三年,派特吉辛格剛從高中畢業時。由於近三年的品管經驗,加上全心的投入。此時的派特吉辛格已在微處理器的課題上,累積了豐富的學問。在英代爾一次為了解決三八六測試的難題會議上,派特吉辛格初步斬露頭角,他提出在晶片上建立內部測試準則,放棄傳統的外部測試想法。我要你用數據來支持你的想法?葛洛夫並未他年輕就對他特別體恤。

提出內部測試準則的這一年,派特吉辛格十八歲。為了提出數據,他以一年多的時間證明他的假設。對派特吉辛格來說,葛洛夫給他的不只是一次考驗,也是他自己在微處理器上,一次自我的超越。終於,在無眼無休的探索之下,他提出他的假設是可行的。也因此以最年輕的身份,進入當時最頂尖的三八六研發小組。派特吉辛格不再是當年純粹以夢想擁抱科學的少年,此時他更能以實踐的研究態度進入科學領域裡。

這種持續奮發的精神,已成為派特吉辛格擁抱科學的原則。在英代爾十分繁重的事務裡,他仍能以半工半讀的方式先後取得聖塔克拉大學(Santa Clara University)學士學位、史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碩士學位。後來四八六架構、Pentium系列微處理器,有許多初步及後來研發也都是由他所提出和進行。葛洛夫當年的期望:英代爾也能培養出天才!在派特吉辛格的身上,已獲得實現了。

派特吉辛格在二十歲到三十二歲的年紀裡,先後擔任了,四八六微處理器部門經理,四八六微理器發展設計經理與主要設計人,平台架構事業群協理。三十二歲升任事業群副總裁,成為英代爾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副總裁;另外,電腦架構與通訊方面握有六項專利、十餘項申請權,並出版了二十餘本著作與微處理器有關的論文。

派特吉辛格此次也隨英代爾來台發表Pentium II,當記者問到他是如何建構自己的事業?他很謙虛的表示,我只是做自己興趣的事,及應該做的事而已。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