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電信的專屬手機銷售業者神腦的門市原本離我家就不遠,最近,神腦在那家門市與我家之間又開起另一家門市,兩者距離不過三四百公尺之遙。這樣的展店策略,很是引起我的好奇心,因為在那短短的三四百公尺內,早已擠滿了二十多家的通訊行,而我居住的地方,不過是大臺北地區邊陲的一個小鎮而已。

街道上各種店鋪的多寡,影響因素很多,但最關鍵的,應該是消費者使用頻率的高低。檳榔攤、便利商店、泡沫紅茶店、快餐簡餐餐廳,這些業種有特定的消費族群每天例行性購買,因而大街小巷隨處可見;油漆行、棉被店、鐘錶行、或是殯儀館這些久久才用得上一次的,就得費心搜尋才看得到它們的存在。

但在臺灣的街貌中,有兩個明顯的例外,一個是房屋仲介,另一個是通訊行。一般人一輩子可能買兩三次房子,一次間隔可能在十年以上,只要可以找到合宜的房子,我想多數人並不在意房仲業者近在咫尺與否。但是我們還是看到各鄉鎮市主要街道的房仲門市林立,往內探去則經常是空無一人。買手機當然要比買房子的頻率高一些,但也絕對還談不上是日常用品的地步。

有人或許會說,臺灣人就是愛買房子、愛換手機嘛,何奇之有呢?跨國的比較也可以提供一點觀察的線索。並沒有數據顯示,臺灣人更換手機的頻率高於其他高國民所得國家,但是我們前往歐美日這些國家觀光旅遊時應該不難發現,他們的通訊行並沒有像臺灣滿布大街小巷這麼普及。

那麼,臺灣為何會有普及率特別高的通訊行呢?我覺得這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是,這說明了臺灣的消費者在購物過程中,將「便利性」放在一個很重要的位置,即使是不常買的東西也是如此。零售據點多,有什麼缺點?店多平均來客數就會降低,通訊行通常就不願意花大錢擺放實機讓消費者試用,而是拿出模型機讓潛在顧客「看個樣子」。我在日本的經驗是,他們的手機販賣據點也有模型機,但是有實機可供消費者把玩測試的比例高很多。這也就是說,臺灣的手機購買者為了方便性,往往僅憑口碑、品牌或是帳面數字就能完成購買決策。

另外一個可能因素是:臺灣的通訊產業真的太好賺了。購買頻次不高的商品也能廣為展店,最合理的解釋就是每次交易的獲利極高,每天顧客不多也不足為慮。三不五時我們會看到新聞報導,房仲業務員半年才成交一戶房產,但是數十萬元的佣金幾乎等同於中層上班族的年薪,因而房屋仲介的超額供給成為臺灣街頭的長年現象。

我們應該追問的是,房仲與通訊行的高度激烈競爭,為何不會導致房屋仲介費用或是電信費率下降,進而導致超額供給業者退出市場?房仲業與通訊行三步一間,其他民生罕用業種則否的關鍵因素,或許就在於這兩個產業背後的壟斷結構。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