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7系統內建了三個電源計畫,分別是「平衡」、「省電」和「高效能」。如果你從來都沒改變設定,那預設的電源計畫就是「平衡」。

這三個計畫事實上只是「大項」,每個大項裡面還藏了很多的「細項」。但若要使用者一項一項調整細項,可能大家會想要砸電腦了吧!總之,這三個電源計畫的「設計理念」已經標明在控制台裡的說明文字了:

● 平衡:在支援的硬體上,自動平衡效能與電源消耗。

● 省電:盡可能降低電腦效能,以節約電源。

● 高效能:有利於提升效能,但可能使用較多電源。

相當官樣的說法,但這也是不得已的──除了像我這種無聊人士,大概也鮮少有人會覺得有必要仔細研究這些電源計畫吧?

不過,我(們)現在就要來研究它!

筆電使用者特別注意
關於電腦的省電部份,基本原則很簡單:效能越高越耗電,反之,效能越低越省電。

以筆記型電腦而言,目前流行的小筆電、CULV筆電等等,為何可以帶著出門6小時、8小時……?以前我的筆電,帶出去用,40分鐘就沒電了──現代筆電的進步,其實是軟體、硬體廠商共同努力的結果。幾個比較耗電的元件,像是處理器、繪圖晶片、硬碟機和LCD螢幕,目前都被設計成「可調整式(adjustable)」的緣故。

什麼是「可調整式」?以LCD螢幕而言,它可以根據閒置時間調整其亮度或是暫時關閉;硬碟機則可以調整成「低噪音模式」,較安靜較省電但效能較低;而處理器的省電功能大多相當完備,配合作業系統的功能,可以根據使用者的操作強度,動態改變處理器的運作程度。

對筆電的使用者來說,這似乎反而是麻煩的開始,我們用LCD螢幕的亮度調整來說明哪裡麻煩。首先,你得記住:每一個電源項目,都分為「電池使用中」(沒插電)和「一般電源」(有插電)兩個部份。

所以,如果你設定在「平衡」這個電源選項,且插電使用筆記型電腦,那LCD螢幕會用100%亮度運作,但若5分鐘沒有輸入動作,則螢幕亮度降為30%,10分鐘無動則會關閉顯示器。

但是,如果你把插頭拔掉,用電池供電,螢幕將自動改以40%的亮度運作,5分鐘無動作則把亮度降為30%,10分鐘無動作則關閉顯示器。對我而言,我個人覺得即使只用電池,螢幕亮度也不必省到只用40%,我寧可用80%的亮度運作,犧牲點電力無妨。但是,你得知道怎麼調整。

如果不會的話,沒關係,這期我將從「簡單的」改變電源計畫,到「稍微複雜的」改變單一元件的電源選項,都會有較為詳細的介紹。

改變內建電源計畫
如果常喜歡更動電源計畫(有這種人嗎),網路上有些方法可以建立一個捷徑在桌面(以方便你隨時調整),但是方法小有複雜,本期的介紹我還是都以「系統內建」的方式進行即可。

Windows 7可以偵測你這臺電腦有無電池,如果有,那這臺電腦應該是臺筆電,於是右下角的系統匣就會顯示一個「電源」圖示,從這裡就可以快速叫出電源選項。如果電腦沒有電池,你就得從控制台一步一步的叫出電源選項,步驟依序是「開始」→「控制台」→「硬體與音效」→「電源選項」。

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很容易,挑選一個你愛用的計畫即可(預設的電源計畫是「平衡」)。

這裡我想提醒各位,對筆記型電腦使用者而言,你選的看似只是「一個」選項,但實際上你選的一共是「兩組」選項。

也就是說,當你選擇「平衡」這個項目,它實際上有著大大大小各種選項,每個選項都有「插著市電」和「僅用電池」的兩個設定。包括處理器效能、硬碟機休息時間、LCD螢幕的亮度等等,全部都會有兩組設定。

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當你選擇某一個電源計畫,只要不去動它,那就是一直沿用這個選項。比方說,當你選擇「平衡」這個電源計畫,而筆電插著插頭,那這時你就是用「插電時的平衡電源計畫」,如果你拔掉插頭,那你就是用「使用電池的平衡電源計畫」。我以前曾天真的以為我可以「插電時用『高效能』計畫,而用電池時自動改用『省電』計畫」,抱歉,並非如此。你可以自己定義一個比較「極端」的電源計畫,但Windows並不會自動切換電源計畫。


在電源選項中,你只需要簡單的選擇你愛的電源計畫即可,效能追求者可以選擇「高效能」計畫,一般人可以選擇「平衡」計畫。定義自己喜歡的電源項目
如果你對預設的電源計畫不滿意,要怎麼改?

Windows 7允許你自己定義你自己愛用的電源計畫,你可以從這三個預設的電源計畫出發,稍事修改,就可以建立你自己最愛的電源計畫。在選擇電源計畫的對話盒左側,按下「建立電源計畫」,就可以從現在的三個預設計畫中挑一個來改。你不用擔心預設的電源計畫會被改亂掉,因為Windows 7一定會幫你的電源計畫另外取個名字。


你可以另外建立一個新的電源計畫,將它修改成你比較愛的設定方式。比方說,你可以調整電池使用中的螢幕亮度為80%,不然用電池時的螢幕亮度(40%)對我老人家來說太暗了……。

不過,這個新的計畫中,可調整的選項會依據你是桌機還是筆電而有很大的不同:

● 如果是桌機:那你只能調整「關閉顯示器」和「讓電腦睡眠」的時間這兩項而已。

● 如果是筆電:Windows將會讓你調整兩種狀態中的4個項目,視窗上會出現原先的預設值,各位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再調整上面的設定值(一共8個項目)。

仔細看的話,讓使用者調整的主要部份,只有顯示器亮度和睡眠時間兩個項目而已。只是筆電的顯示器有三個階段讓你選:「正常運作時的亮度」、「無操作時的變暗等待時間」和「暫時關閉螢幕的等待時間」,這三個亮度相關選項就佔掉6個選項了。當然,我可以理解Windows把大多數細節藏起來的苦心──因為如果每個項目都讓你調,不知道你會不會把電腦搞得亂七八糟(機率是很高的)。

但是,以上只是基本的電源計畫調整,如果想要更精細的調整各個省電項目,請選用「變更進階電源設定」。

變更進階電源設定
為了避免搞亂原先的預設值,建議各位依據「平衡」這個電源計畫建立一個新的計畫,稱為「我的自訂計畫1」,然後再去更改這個計畫。如果改亂了,大不了再把這計畫刪除,重建一個即可。

請在電源計畫的對話盒上,選擇你剛建立的「我的自訂計畫1」,然後按下後面的「變更計畫設定」,然後按下「變更進階電源設定」。

此時會有一個小程式載入,叫做「電源選項」。就筆電而言,能玩的花樣可就很多啦!我們終於進入魔鬼的世界裡,要來調整各種細節了。話不多說,既然要調,就來調整電腦的核心──處理器的電源管理。

處理器的調整項目有3個(如果是桌機,或是不同的處理器,則項目可能會更少):「最低處理器狀態」、「最高處理器狀態」和「系統冷卻原則」。那麼──這些是……什麼?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為何Microsoft的工程師要把細節隱藏起來了。因為只是調整6個選項,你就得對處理器還「蠻有概念的」才行。

首先,前面講過,現代的電腦元件都被設計成「可調整式的」,這個可調整性反映在處理器的運作上,就是「系統可以偵測使用者的工作強度,去動態控制處理器的效能運作」。

用白話說的話,那就是「如果你大量操你的電腦(像是:玩遊戲),電腦最多就會以「最高處理器狀態」運作之(預設為100%),如果你閒置你的電腦,電腦最少就會以「最低處理器狀態」運作之(預設為5%)。如果你在打字,打打停停,作業系統就會動態切換處理器速度,讓處理器常常可以偷空休息一下。好處是什麼?就筆電而言,這樣可以延長電池的使用時間。就桌機而言,這將可以降低處理器的溫度。

如果你去看「高效能」電源計畫,那處理器(插電時)的預設選項,無論是最低處理器狀態還是最高處理器狀態,就都是100%。何故?因為「切換狀態」也需要時間,高效能使用者可能不願意因為「切換狀態」而讓處理器有所延遲。但即使是高效能計畫,用電池時的處理器的運作效能選項也會變成5%~100%,不然電池電力很快就會耗盡。

至於系統冷卻原則,大多是指內建的散熱風扇控制。所謂的主動散熱,就是指盡量用風扇來吹;而被動散熱其實就是讓散熱片自行運作,盡可能不要開啟風扇,就這麼簡單。

本期結論:睡著了當機?有時就是不知道為什麼
這期我簡單描述了處理器的電源計畫調整,各位可以自行玩玩看這個部份。我個人平常都使用動態的處理器效能運作,因為這樣可以讓處理器溫度較低。我的作法通常是選用「高效能」設定,但另外把插電時的處理器效能改成60%~100%,讓處理器有時也能休息一下。不過那是因為我個人畢竟是效能愛好者,所以我這樣調整,各位則不一定適用。

但是,這樣調這調那,電腦真的不會有問題?

有人說他的電腦「睡著了」就醒不來,老實說,我也碰過,只是近年來隨著電腦科技的進步,相關軟硬體的成熟後,這種狀況就變少了。我得說,這種狀況很多時候就只是軟體或硬體的「bug」,誰也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遇到這種時候,用搜尋引擎查查看,到原廠的網站留言發問,總之就是沒有特定的解法。幸好,我最近比較少碰到這種事情了,謝天謝地……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