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臺灣資料科學愛好者年會中,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棲地生態組助理研究員林大利於會中分享野生動物與棲地的關係,也就是野生動物會喜歡什麼地方與和人類生活會產生什麼樣的關係。
林大利表示,野生動物在挑選棲地時,如同人類在挑選合適的房子時,會考慮房價是否會上漲、生活機能、學區優良等,野生動物則會考慮的生理正常運作的因素,包括海拔、溫度、是否能取得足夠的生存資源如食物、繁殖資源等,再來是在此環境生活時,能否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如發生火災與面對天敵、氣候變化等,不過,林大利表示,在了解野生動物與棲地的關係時,而生態因子與生態之間的交互作業相當複雜。
接下來,探究這些生物為什麼要分布在此地方的原因,也就是野生動物與棲地關係,主要探討以下幾個問題,第一是野生動物喜歡去哪裡,另外又不喜歡去哪裡,第二是哪些區域的動物比較多,哪些區域的動物比較少,最後則是造成上述結果的原因為何?
為了要探討棲地與野生動物之間關係的問題,林大利指出,野生動物的活動範圍可畫分為小尺度到中尺度再到大尺度。以小尺度來說,林大利以其碩士論文《破碎地景中鳥類組成及棲地偏好》為例,用臺灣大學農學院附設山地實驗農場,也就是梅峰農場當作實驗場地,其位於臺灣中部清靜農場往上2至3公里之處,面積僅有50公頃。再來中尺度是整體臺灣地區,而大尺度則是針對東亞與澳洲地區。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梅峰農場中,鳥類在破碎的棲地下,喜歡群聚在哪些地方?林大利指出,造成棲地破碎化主要的原因就是,道路開發造成棲地的面積逐漸縮小,有些生物由於無法在小棲地生存,其生物的數量就會逐漸下降,而棲地破碎化,目前也是全球生物多樣性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為了要了解不同鳥類群聚在一起的情況,最重要的就是要先蒐集到相關的資料,才能做資料分析,林大利表示,本研究蒐集資料的第一步是製作GIS圖,依據此圖可以了解到此棲地主要分為,田地、天然林、果園、人工林等多種地景。

另外,植群結構中,從上到下也分為從冠層、次冠層、灌叢與地被層等四層。不光要先調查此棲地的地景,同時也要紀錄鳥類資料,林大利表示,主要是用領域描圖法來紀錄鳥類資料,領域描圖法的執行原則為,只紀錄30公尺以內的鳥類個體,再來在該棲地內,路徑系統發達,道路與任何棲地位置距離很少超過30公尺,也就是此棲地相當破碎,幾乎沒有完整的棲地,再來是調查者需注意避免重複紀錄確定相同的個體。
利用領域描圖法調查之後,發現該棲地總共聚集了66種鳥,其中包含11,740個紀錄點,以得知每個區塊中鳥的總數與每個區塊的面積,最後才能了解各物種和棲地面積之間的關係。

從不同棲地類型的分析結果來看,天然林和人工林的鳥類數雖然顯著高出其他棲地,但是兩者之間並沒有顯著的差別,和一般印象為人工林因為遭受人為破壞,且由於為人工種植,其中只有少數物種,導致生物種數的數量較少的印象有很大的差別。

林大利指出,在梅峰因為已經沒有生產木材,所以在天然林和人工林的次冠層,植物的狀況差不多,也就是在次冠層中,鳥類種數和植物種類呈現正相關,天然林和人工林中,植物的種數也沒有顯著的差別,研究結果發現,雖然大面積的原始林仍是動物最適合生存的環境,但是若人工林沒有經過人工管理,森林底層就會長出各種植物,也會吸引許多鳥類,也就是次冠層植物的情況,會影響到鳥類總類的數量。

此外,在現代化發展過程中,擴建道路不但會造成先前提及的棲地破碎化,也會使許多橫跨人造公路的野生動物慘遭壓死,特有生物保育中心和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與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等要了解臺灣有多少野生動物慘遭壓死的第一步,就是要長時間蒐集動物被壓死的時間、地點與物種資料,不過,卻面臨資料蒐集上的困難,因為動物屍體易快速腐化,需要在短時間內就蒐集到證據,然而,在可執行此調查的政府人員有限的情況下,快速且大範圍地蒐集動物屍體,簡直難如登天。
因此政府各相關部門共同合作成立路殺社之臉書社團,希望加入公民的力量,以蒐集多少動物被壓死的證據,才能大幅增加生物種類的資料量,也就是說,鼓勵民眾拍下馬路上被壓死動物的照片,紀錄拍照的時間與地點,再將照片上傳到路殺社的臉書社團中,也就稱為鄉民科學。政府人員就可以後續再加以辨識生物種類,以進行臺灣生物多樣性的調查。

分析結果顯示,2011年開始至201413日,約蒐集到一萬筆資料,其中爬蟲類占53%、鳥類占20%、兩棲類占10%,另外也發現在農田與低海拔山區中,動物在馬路上被壓死的比例最高。林大利表示:「若沒有廣大鄉民支持,不可能在近三年中就蒐集到一萬筆資料。」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