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到繼承過去既有資料資產的需求,備份一直是企業IT中最難以被替換的應用系統之一,一旦用戶選用了某種備份產品後,為了維持與過往備份複本的相容性,便得持續使用這套備份產品,而難以替換。這也導致備份軟體市場呈現穩定的寡占形勢,由幾家老廠商長期盤據,很少受到挑戰。
唯有IT應用架構出現全面更替、轉型的風潮,才有動搖這些老牌廠商領導地位的機會。市調機構IDC不久前發布的2021下半年資料複製與保護軟體市占報告,便給了我們一個新興廠商挑戰舊勢力的成功範例。
依照IDC的統計結果,以虛擬平臺備份應用起家的Veeam,在全球資料複製與保護軟體市場的銷售額,幾乎與儲存龍頭Dell並駕齊驅,至於Veritas、IBM、Commvault等老牌廠商則瞠乎其後,明顯落後於這2家領導廠商。
成立於2006年、2008年初推出首版產品的Veeam,雖然已稱不上是新興廠商,不過在動輒便是30年以上資歷的備份軟體產品領域,Veeam確實只能算是後進廠商。然而不過10年出頭的時間,市占便超過了眾多老牌廠商,這其中的因素,既有Veeam本身的努力,也有虛擬化架構風潮的帶動。
基礎架構轉型帶動新興備份架構崛起
主流備份應用架構的更迭,與IT基礎架構的轉型密不可分。
如同我們2年前在儲存月報第49期:「備份軟體的三波潮流」中提過的,2010年是企業備份架構發展的轉捩點,在此之前,企業備份應用架構,是以誕生於1980年代末期~1990年代初期的傳統備份軟體為主流,如Veritas NetBackup、Backup Exec,Commvault、EMC NetWorker、IBM TSM、NetVault等。雖然在1990年代後期到2000年代初期,先後出現了磁碟映像(Disk Image)備份技術的衝擊,以及備份儲存媒體從磁帶轉為磁碟的變革,但這沒有改變企業IT應用的基本型態,前述傳統備份軟體仍繼續在企業備份應用中居於統治地位。
直到2010年代以後,隨著伺服器虛擬化技術的全面成熟與進入企業主流應用環境,傳統備份軟體基於代理程式(Agent)的運作架構與計費模式,不能適應虛擬化環境的特性,也讓專門針對虛擬化環境設計的虛擬平臺備份軟體趁勢崛起。
這些「虛擬平臺原生」的新一代備份軟體,可提供基於虛擬平臺API、更有效率的備份作業架構,還具備傳統備份軟體無法提供的功能(如立即還原),且強調易於部署、操作與管理,不像傳統備份軟體操作複雜、只有專門培訓過的人員才能妥善操作。
以Veeam為首,包括vRanger、PHD Virtual、Acronis vmProtect、Nakivo等虛擬平臺備份軟體廠商,都在這個時期進入市場。
傳統與新興架構的競爭
虛擬平臺備份軟體雖然趁著虛擬化應用的風潮而崛起,但並未就此取代傳統備份軟體
一方面,虛擬平臺備份軟體由於是專門針對支援虛擬化應用平臺而設計,對於實體應用環境的支援相對較於不足,而且備份能力只達虛擬機器層及,對於應用程式層級的支援也相對欠缺,對於各式各樣資料庫與應用程式的備份保護,還是必須依靠傳統備份軟體。
另一方面,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後,多數傳統備份軟體也逐漸能對應虛擬化環境的需求,可支援基於API的備份作業模式,更新了計費模式,也改善了操作管理便利性。這也讓2010年代以後的備份軟體市場,形成了傳統備份軟體與虛擬化備份軟體並存的局面。
歷經10多年的市場競爭後,到了2020年代的今日,當初趁著虛擬化應用風潮進入市場的虛擬平臺備份軟體產品中,稱的上成功的卻只有Veeam一家,其他同類廠商中,較活躍的只剩下Nakivo,但市場地位遠不能與Veeam相比,至於其他同類型廠商與產品,如vRanger、PHD Virtual等,都已淡出市場。
這也讓我們認識到,虛擬化應用的盛行,固然為虛擬平臺備份軟體的發展提供了基礎,但能否藉助這股風潮崛起與壯大,最終還是得看個別廠商的研發與營銷能力。同樣的,對於傳統備份軟體來說,面對虛擬化架構的衝擊,以及新興產品的挑戰,若能適時調整,也依然能在市場上生存,如Veritas、Commvault便是例證。
新一波備份架構轉型來臨
近2、3年來,隨著新一波IT基礎架構與應用型態轉型的來臨,也讓備份架構再次出現革新的浪潮。
繼10多年前的虛擬化風潮後,雲端與Container兩種新興應用架構的普及,將再次為IT基礎架構帶來重大的變革,當資料與應用遷移到雲端,或是採用Container型式部署與應用後,備份與資料保護架構勢必也得跟著改變。
既有的備份軟體產品,雖然也陸續將支援範圍延伸到雲端與Container環境。但與此同時,也出現了專門針對雲端與Container環境而發展的原生備份產品。
在雲端備份應用方面,誕生了採用備份即服務(Backup as a Service)或雲端內備份(In-Cloud Backup)型式的「雲端原生」備份產品,其中既有雲端服務商自身提供的備份服務,如AWS Backup與Azure Backup,也有第三方廠商開發的雲端備份服務與產品,如Cohesity、Clumio與Druva的產品等。
在Container備份應用方面,也有Catalogic, Diamanti、Kasten、HYCU、Portworx、Trilio等新創廠商,推出了「Container原生」的備份產品。
我們可以預見,下一波備份軟體的競爭焦點,便是在雲端與Container這兩個領域展開,尤其是後者。在雲端領域,一旦雲端服務商自身投入備份應用服務,第三方廠商將難以與其競爭,因此我們認為,接下來市場角逐的重點,應該是在Container的備份與資料保護應用。
事實上,各大廠近來已在Container備份應用領域展開了激烈的競爭,例如Veeam與Pure Storage分別透過併購Kasten與Portworx,取得了現成的Container保護產品,NetApp與Veritas也分別藉由與Kubesafe、Trilio合作,進入了Container備份領域,下一家如Veeam般崛起的新興備份軟體廠商,或許就會從這裡面誕生。
熱門新聞
2024-12-08
2024-12-08
2024-11-29
2024-12-10
202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