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臺灣今天舉行徵才解密線上說明會,大談Google的徵才標準、流程與文化。圖左為Google臺灣人資長呂亞樵。

圖片來源: 

圖/Google臺灣

面對Google近年來,不斷在臺灣加碼投資,人才需求更是逐年增加,IT人可能都想知道,Google究竟想要哪種人才、徵才標準是什麼?尤其,Google每年全球要收上百萬份履歷,一份履歷投出去,如何才不會石沈大海?Google臺灣今天舉行徵才解密線上說明會,大談Google的徵才標準、流程與文化,更分享,求職者應如何從履歷與面試過程著手,提升自己在一眾人才中的能見度,才能受到Google青睞、脫穎而出。

首先,IT人才普遍最關注的問題,大概就是,Google究竟想要哪種人才?

在人才招聘上,Google臺灣人才計畫經理石啟瑞指出,Google不要求應徵者在校所學科系和應徵職位有關,而是重視人才是否具備應聘職位的專業能力,並看重4大能力與特質。其一,是一般認知能力(General Cognitive Ability,GCA),這是指溝通表達、解決問題、面對問題的思辨能力;二是針對各職缺的應具備的專業能力(Role Related Knowledge,R&K),尤其在工程師等職缺的評選上,會花更多時間來確認求職者是否具備相應的程式開發技能,來勝任所應聘的職位。

三是領導能力(Leadership),由於Google許多工作都重視團隊合作,因此會評估求職者是否具備率領團隊、管理利益關係人的經驗與能力等;最後,則是對Google文化的適應性(Googleyness),評估求職者是否能適應Google的企業文化並帶來更多啟發,為團隊帶來價值與活力。

石啟瑞強調,Google的徵才標準以這四個面向為主,而且,「Google全球的面試標準一致。」他指出,Google會針對不同職務所需的專業職能,來設計面試與評分標準,許多職缺招聘最終也會送到全球性的招聘委員會來評選,並不會發生每個地區評選標準不一致的情形。

在評選求職者的過程中,由於Google為跨國企業,因此也要求求職者需具備一定程度的英文能力,才能與全球同事協作與溝通,不同職位對英文能力的要求也不同。但石啟瑞強調,在大多職缺上,Google並不會要求職者需具備完美口音、極快的語速,甚至不會要求英文檢定成績,反而重視求職者能否在多元的工作環境下,清楚地用英文表達自己的意思,才能順暢的進行團隊合作。

石啟瑞也分享,最常聽到內部工程師討論,在Google時常需要進行跨國溝通,並非只要執行上級命令,與過去在其他公司的文化非常不同;又或是說,在其他公司開發產品時,通常會遵循許多SOP等既定流程,但在Google,尤其在硬體設計與開發領域,大多時候需要共同探索,在不確定中找到方向。這些內部員工的實際體驗,也能成為求職者展現自我特質的一大參考。

外國月亮比較圓?Google臺灣與國外的薪資及職涯發展落差

另一項IT人才普遍在意的問題,則是觀察到Google在臺灣的給薪較低,職涯發展機會看似較少,認為要到國外,才有更多發展的可能性。

Google臺灣人資長呂亞樵認為,就職涯發展機會來看,Google並不是一家由總部發號司令,要求地方執行的公司,反而會針對各地人才與產業特性,發展出不同的團隊,讓在地團隊也有機會開發核心產品、執行專案。也就是說,不論是在海外或臺灣辦公室,在Google的職涯與工作機會發展,與團隊成長性相關,例如臺灣作為Google硬體研發的重要基地,選擇在臺灣從事硬體研發的職涯發展性會更高。

而在薪資方面,呂亞樵指出,在同一個研發團隊、從事同樣工作,卻分散在不同國家的員工,領到的薪資的確會不同,因為各國家、城市的Google辦公室給薪,是依據當地市場行情、物價水準、稅制、工作型態,再按照對應職能和職級,計算出最具競爭力的薪資。也就是說,Google會根據當地市場同類職缺的薪水範圍中,給出同業最高的薪資,但相較不同國家與地區,仍然會有差異。

在Google的招聘文化方面,呂亞樵也表示,Google不會因應徵者的背景,比如種族、膚色、血統、宗教信仰、性別、國籍、性傾向、年齡、公民身份、婚姻狀況、殘疾、性別認同等,而影響招募,也不主動要求應徵者提供以上資訊。這個作法,是希望真正排除偏見,找到合適的人才,增加團隊的豐富度與多元性。

履歷與面試如何準備,容易被Google看見?

了解了Google的應聘條件,求職者還想知道的是,如何提升被Google錄取的機會?

呂亞樵表示,Google的應聘競爭之所以激烈,除了Google每年在全球都會收到數百萬份的履歷之外,Google內部鼓勵流動,內部員工也可以應聘對外開放的職缺,所以,求職者的競爭對象不只外部求職者,還得面對內部優秀員工的轉職應徵。

在這個情況下,為了不讓履歷石沈大海,「申請者必須先思考,如何讓自己的履歷脫穎而出?」呂亞樵歸類出三大建議,供求職者參考。

其一,由於審核履歷的人資主管,可能來自不同國家,臺灣求職者在寫英文履歷時,應注意呈現方式,包括文字是否正確流暢,尤其要避免中式英文的寫法。同時,書寫的內容應有邏輯性、精簡,而非臺灣常見的流水帳式履歷,呂亞樵表示,精簡的陳述自己的優勢,以及如何對應到工作中發揮,才能讓人一目瞭然。石啟瑞更強調,履歷與應徵工作的相關性也是一大要點,針對應聘的工作不同,求職者要先了解職缺的需求,找出關鍵字,並依據關鍵字來陳述自己的能力,同時也要調整經歷的呈現順序,讓最具相關的能力或經驗被看見。

在履歷的呈現上,除了文字表達,還可透過數據化呈現個人專業特質、產出的成果,也能更凸顯個人優勢。

其二,石啟瑞提醒求職者,在面試過程中,回答內容需具邏輯性與精準性。他建議,求職者事前準備時,可將過去的經歷以架構形式重新整理一次,來提升面試的邏輯性。同時,面試時也要勇於表達,不要擔心答案是否正確,「面試是對話,不是單方向提問,我們想要找可以跟共同合作的人,所以更看重過程中能不能產生對話。」

呂亞樵補充,尤其,Google在面試中有一類題型是假設題,求職者面臨這類問題,通常會卡關很久,「因為臺灣求職者很常要追求完美答案,但是假設題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因此,她分享,遇到情境式、假設性的問題,如果可留一點空間與面試官釐清問題,更放鬆的與面試官對答,反而能為自己加分。

另外,求職者在英文面試過程中,也要展現自信,能穩定、自在地與面試官溝通,也是一大關鍵。

最後,石啟瑞強調,Google不限制應徵次數,也沒有設定這一次與下一次履歷投遞之間的冷靜期,他更透露,Google許多員工都投遞了不只一次履歷,並沒有所謂只能投一次的說法,更有連續三年投遞履歷終於應徵成功的案例。因此他鼓勵,求職者應在每次應徵經驗中精進專業能力,為下一次的應徵做準備。

目前,Google在臺灣重點招募的職缺,包括硬體工程師、軟體工程師、專案管理等職務,硬體方面包括Google Nest、晶片研發團隊,軟體則有Pixel、Chromebook等軟體開發團隊,這些都是Google在臺灣中長期投資的團隊,都會有招募需求;另外,Google在供應鏈管理、雲端基礎架構也會釋出職缺,在臺灣積極徵才。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