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才成立的臺北市大數據中心,為資訊局底下的任務工作小組,負責市府內跨局處、跨領域資料的綜合整合及分析,工作包括打造呈現即時訊息為主的城市運行儀表板,預計今年底完成8個領域,包含智慧交通、安防等市政儀表板。另一項工作則是受府級長官指示,或各局處委託,以特定的情境需求為主題,綜合整理相關資料進行深度分析研究,提出資料分析洞見及建議。(圖片來源/臺北市政府資訊局)

新冠肺炎(COVID-19)去年在全球造成大流行,對企業或政府而言,形同一場對公司、政府營運韌性的隨堂考試,考驗組織對突然爆發、不可抗力事件的緊急應變能力。

疫情發展在去年農曆過年期間急轉直下,臺北市身為首善之都快速反應,行政院在1月23日宣布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由三級升級為二級,柯文哲則在1月27日就召開應變小組會議,並升級為府級應變小組,由副市長黃珊珊及相關局處首長成立應變小組,每日監控疫情發展隨時應變。

在防疫如同作戰之下,情報是臺北市渡過這場抗疫戰爭的關鍵之一,為了快速掌握疫情資訊,北市設立應變小組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資訊局底下一支數據分析團隊匯整各方資訊,在3月推出了新冠肺炎儀表板,提供給副祕書長以上層級的市府高層瀏覽,當時正值COVID-19疫情發展嚴重的時刻,讓市府相關決策高層只要透過手機或是平板電腦,就能隨時掌握最新疫情發展,以及臺北市各地例如消毒工作的防疫準備,以及口罩、負壓病床等資源情形。

靠儀表板總覽疫情發展及資源調度

這支數據分析團隊嘗試打造視覺化的疫情儀表板,取代之前提供Excel表單,但要綜合整理臺北市衛生局、觀傳局、民政局、環保局、資訊局等不同局處的資料並不容易,因為各個單位的數位化程度高低不同,有的系統因為早期開發,無法以API介接,也有部分資料因中央政府未開放介接,需要用人工方式取得,透過不同的方式,最終匯整各方面數據,打造疫情儀表板。

疫情儀表板內容強調跨領域的相關資訊大整合,以總覽疫情儀表板為例,在上面能夠看到全球和臺灣疫情發展情形,例如確診數、康復及死亡人數。而進一步點選臺北市風險評估,可以看到臺北市的確診病例,以及居家檢疫、居家隔離人數,是由衛生局每天整理資料更新風險評估。

在總覽疫情儀表板上,其他欄位還有防疫旅館住房人數、口罩調度、實聯制場館入場人數,消毒作為等等,這些資訊背後若採用系統介接,就能獲得最新數據。

帶領臺北市疫情應變小組的副市長黃珊珊,便能參考檢疫地圖,了解每個里負責的居家檢疫人數,發現某些里因範圍內有防疫旅館的關係,里長每天需要打電話,負擔相當大的壓力,這時便能透過調整防疫資源的分配,來支援基層防疫工作。

通過新冠肺炎(COVID-19)儀表板,可快速了解國內外的疫情發展,同時防疫決策小組也能查看防疫相關資源的準備情形。(圖片來源/臺北市大數據中心)

快速掌握各地口罩庫存

這場抗疫戰爭中重要的資源之一,首先是口罩的調度。當時政府禁止口罩出口,同時徵招國內口罩產量,口罩成為重要的防疫物資,為分配口罩資源而推出了實名制口罩,以健保合作藥局為要的銷售據點,臺北市為減輕藥局人員口罩銷售負擔,去年在疫情嚴重的時期,與廠商合作推出實名制口罩販賣機。

在新冠肺炎疫情總覽儀表板中,點入口罩資源調度欄位,就能開啟口罩儀表板,顯示當時臺北市的口罩存量,包括成人、小朋友使用的口罩,庫存趨勢變化。在儀表板的左側,從地圖中觀看臺北市不同行政區,包括藥局、口罩販賣機的庫存情形。

由於口罩由中央控管,實名制口罩系統並沒有直接和地方政府單位介接,因此口罩儀表板顯示的口罩數量資訊,係根據中央政府開放資料而來。

除了解臺北市口罩資源庫存情形,點入消毒作為,可以看到臺北市各個行政區、各個里,最近14天內完成消毒的情形,從該儀表板中就能知道哪些行政區已有一段時間沒有消毒,訂定消毒作業的優先順序。

防疫最重要的是資源分配部署,北市透過儀表板掌握口罩的資源庫存及分配情形,包括各區庫存、藥局、口罩販賣機。(圖片來源/臺北市大數據中心)

掌握每日公共場館人數

臺北市配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防疫規定,臺北市對公共場館實施實聯(名)制,民眾進入臺北市立圖書館,需通過實聯制方能進入。因此,疫情儀表板也針對實聯(名)制進入場館的民眾,建立專門的實名登記儀表板。

由於北市實聯名(名)制是由資訊局的系統取得資料,能從實名登記儀表板裡,看到每天或每小時進入場館人數、性別比例,以及場館類型。

在疫情儀表板裡,可以點選個別的子資料,即時查看臺北市各個公共場館,實聯制進場的人數。(圖片來源/臺北市大數據中心)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