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光人壽數位服務發展部資深協理廖晨旭。(攝影/洪政偉)

在FinTech興起的浪潮下,近年來,保險公司一直想突破的事情,就是利用第三方資料串接,完成保險的相關交易。而壽險業最想串接的第三方就是醫療院所,希望藉此來進行醫療資訊的交換。

過去也曾有建立中心化的醫療資訊交換平臺,但因跨部會協調不成而胎死腹中,後來陸續多家大型壽險公司各自投入資源,利用數種區塊鏈技術來交換醫療資訊。

新光人壽數位服務發展部資深協理廖晨旭表示,原本保險業者想做的資料對接,是站在保險公司自己的角度,以單一公司保戶立場思考;後來,保險局提議以消費者利益為核心,在保險公司已把資料數位化的前提下,透過聯盟鏈技術做到資料共享,實現共享價值。

「這翻轉了保險業者的既有思維,更為整個專案起了定錨效應。」廖晨旭表示,這也是為什麼,專案第一階段,會以對消費者最核心且頻率最高的應用場景,也就是理賠及契約內容變更的業務開始展開。他個人也認為,合作並不難,難得是腦袋中所想的思維,保險局在整合上,更是扮演重要角色。

新光人壽更是擔任這次保全/理賠聯盟鏈專案的小組召集人,一口氣派出了法務、IT、BA共8人團隊支援壽險公會,是參與聯盟鏈的保險公司中,派出最多人力的業者。

在保全/理賠聯盟鏈中,保戶只要選擇任何一家申辦,就可以授權其餘各家同步共享資料。因此,廖晨旭指出,一旦成為保戶首家申請的保險公司,即獲得消費者心占率的優先排名,具備深耕客戶的機會,關鍵是聯盟鏈對於保戶互動的排他性很強,加入才不會錯過與保戶的互動。

廖晨旭提到,在醫療資訊交換平臺的平臺經濟中,醫療院所與保險公司這兩端,一定要是多對多的概念。「不能單打獨鬥,要有足夠的醫療院所來誘使保險公司認同,也得有足夠的保險公司來誘使醫療院所加入。」

他也觀察到,首波願意加盟的11家產壽險公司,在市占率已超過6成以上,且大部分以業務部隊人數眾多,或者是在數位發展上有潛力或耕耘較深的公司;而剩下沒加入的保險公司,未來在競爭版圖上可能會有所影響。

保險產業的競爭態勢將改變,高度數位化成基本條件

不過,就像是數位化轉型的老話題,「過往欠的科技債會現世報。」廖晨旭直言,保險公司要能上鏈交換資料,前提必須是先將資料數位化,目前保險公司進件資料數位化方式有兩種,一是民眾透過保險公司官網線上服務申請,得上傳數位化的資料,二是業務員直接用隨身攜帶的行動裝置,直接將理賠紙本文件數位化。若沒有這兩種機制的保險公司,就無法符合最基本的上鏈要求。

一旦串起醫院結構化資料,將凸顯每家保險公司數位落差

目前,保全/理賠聯盟鏈初步的運作方式,僅做到數位化資料的交換。以理賠來說,某位保戶要向5家保險公司申請醫療理賠時,僅需到醫療院所申請一份紙本診斷書,並先向其中一家A公司遞出申請,A公司會將診斷書數位化後變成圖檔,並將保戶申請資料人工輸入成結構化資料,這些資料會串接到聯盟鏈,再轉交給下一手的保險公司。不過,因為部分資料如診斷書只有共享圖檔形式,其餘公司仍須人工輸入圖檔上的資訊。

新光人壽目前作法是,保戶資料可以提供紙本或圖檔的申請資料,再將圖檔透過掃描、人工登打轉為結構化資料,匯入後臺的保單理賠風險系統,先執行好人模型來篩選出低風險保戶,以加速理賠過程;若不屬於好人模型範圍,再執行壞人模型,篩選出理賠詐欺高風險的保戶,並指示查核人員啟動相關調查。等於是後續流程已全部串通。

廖晨旭提到,未來若開放將保險業者與醫療院所對接的資料,直接作為保全/理賠聯盟鏈進件來源,下一手的保險公司也能直接拿到結構化資料,對數位化程度的保險公司而言,就能直接展開自動化流程,取代現階段前端進件資料辨識的處理。

就像新光人壽想要達到的境界是,廖晨旭坦言,在保戶資料進件時,直接串起醫療院所的結構化資料,這樣一來,後續一連串的流程,就能靠AI模型、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做到理賠自動化,才能真正打通保險公司的任督二脈。「就像一塊拼圖,得一片片拼湊,才能展現全貌。」

不過,他也坦言,開放結構化資料串接時,保險產業又會掀起一波淘汰。原因是結構化資料進來後,保險公司有沒有能力用AI模型去辨識、分案,篩選出低風險保戶與理賠詐欺高風險的保戶。這時,「每家保險公司的數位落差就會凸顯出來,競爭態勢也會帶來改變,加速有危機感的保險公司做數位轉型。」廖晨旭強調。

他認為,保險局希望讓子彈飛一陣子,現在已有幾家保險公司對接醫療院所的資料,若未來能夠開放,對於消費者而言,數位化的管道就會開始豐富化,不管是對醫療院所還是保險公司,自然會產生驅動力,有一個正向循環時,就能加速醫療資訊交換平臺的整合,讓市場去選擇醫療資訊交換的解決方案。

區塊鏈價值在具價值交換可能性,未來可驅動醫療院所費用單據區塊鏈化

廖晨旭更一步提到,壽險公會在過去一、二十年,就有所謂資料共享的作法,就是通報機制。保險公司一旦有新契約進來,就要通報壽險公會承保了一件新契約,內容為什麼,這機制讓保險公司在做核保評估上,不會有不合理的超額投保狀況發生。

但保全/理賠聯盟鏈專案,廖晨旭則認為,更像是國發會推動的My Data概念,讓消費者自己能夠決定自己的資料要授權給誰。

廖晨旭更認為:「區塊鏈的關鍵價值,在於其具有價值交換的可能性。」比如,消費者會需要拿醫療單據抵稅,讓醫療單據具有類有價證券的價值,區塊鏈很適合用於實支實付險的收據抵銷,這不只是未來聯盟鏈專案可能的衍生應用之一,更會驅動醫療院所費用單據區塊鏈化。「資料流動的起點,會決定整個共享模式的方向」,比如這次保全/理賠聯盟鏈的起點,是從把顧客的資料數位化開始;未來若能以醫療院所的結構化資料作為起點,將會有更大發展,「數位化結構資料大於數位化非結構資料,而這兩類資料的價值,又大於非數位化資料。」

對於未來計畫推出的電子保單認證與存證平臺,廖晨旭表示,保險產業發生假保單事件屢見不鮮,當有了公正第三方具備認證、保存、解釋的功能,就能讓消費者養成習慣,在投保後第一時間到該平臺查看。對保險業者而言,當完整的電子保單,連條款都一起被保存在公正第三方,可有效降低保單版本控管,及舉證的成本,更能減少偽變造保單的案例發生。

而保單存摺服務上線後,保戶辦理理賠要指定轉送其他保險公司時,存摺上僅會出現讓該名保戶可以有保障的保險公司清單,來讓保戶進行勾選。廖晨旭更認為,保單存摺很有潛力,可以讓消費者的保單歸戶資料更完整,這些數據的進階分析與應用的權利,就可以回歸給消費者。對於金融科技業者來說,則有開放保險的可能發展,在顧客授權同意開放資料的前提下,讓保險科技也能進行缺口分析或保險比價平臺。

「保險業勢必要回歸到保險本質的競爭態勢,以消費者利益優先的商品設計與加值服務的串接,才有可能勝出。」這是廖晨旭在業界的第一手觀察。

 相關報導  保險產業資料共享新變革

更正啟事:原文提及廖晨旭為保全/理賠聯盟鏈召集人為誤植,應為新光人壽作為保全/理賠聯盟鏈召集人,內文已更正。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