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防疫,北醫附醫資訊室不僅打造發燒追蹤平臺來整合資訊,更透過院內設置的紅外線體溫監測器,來即時把關進出人員狀態。

圖片來源: 

北醫附醫

面對武漢肺炎爆發,擋在最前線的醫院,不只靠專業醫護團隊把關疫情,更靠IT從中協助。臺北大學附設醫院(簡稱北醫附醫)自1月6日起,就開始進行第一次應變會議,資訊室更一併參與,從過年前開始陸續打造專屬平臺,能用來追蹤職員和病人的發燒狀況、旅遊史,以及院內物資管控等,要透過IT來加強防疫。

北醫附醫資訊室主任康嵐媖表示,發燒追蹤是最早啟動的功能,在過年前就已上線,可進一步分為針對職員的發燒通報專區,以及針對就醫患者的通報系統。她解釋,針對全體職員的發燒追蹤,是透過院內各單位來進行體溫量測與紀錄,再來彙整、追蹤。

至於患者部分,則是落實體溫量測和防疫的TOCC機制。首先,針對門診、急診和住院病人,「我們會了解患者旅遊史、職業別、接觸史,以及是否群聚等,並將這些資訊系統化,」康嵐媖指出,前線人員透過後端系統,就可掌握患者狀況。而針對當下發燒的患者,系統也會特別標註,並提供統一查詢的功能。

這個發燒追蹤機制每天更新,好來掌握職員、院內患者及其親屬的健康狀態。為進一步加強防疫,北醫附醫也將院區出入口限縮為三個,並設置紅外線體溫監測器來把關。

再來,北醫附醫也鎖定旅遊史追蹤,來了解職員和就醫民眾是否進出過疫區。針對新就醫民眾,護理人員會先於櫃檯,透過健保卡了解民眾入境史,再根據健康狀況進行分流看診。對於門診和住院病患,北醫附醫則由護理師來追蹤,並將這些資訊於系統更新,彙整後供醫護人員參考。

過年後,北醫附醫資訊室也在一場應變會議後,建立了物資控管的追蹤功能,來協助院內資材單位,掌握物資狀態、適時調度。這個追蹤功能涵蓋了15項品項的管理,像是口罩、護目鏡、防護衣等,每天要求各單位回報存量,並透過這套機制,來防止超額領取或分配不均的狀況。

另一方面,資訊室也為附醫職員,建立一個專屬的武漢肺炎專區,於每天中午12點和下午4點更新,讓職員掌握最新動態,像是疫情應變紀錄、物資運送動線、防護裝備存量等,要透過掌握資訊,來強化防疫。然而,資訊室除了提供資訊,也會監測資訊瀏覽次數,來針對不足之處推廣防疫資訊。文◎王若樸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