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C在本月製作了一個專題,宣稱開源碼正在主宰全世界,從零售業的Walmart、石油業的EXXonMobile到電信業的Verizon等幾乎每個產業的公司,都已開源它們的專案,甚至連一開始積極反對開源碼的微軟都改變了態度,轉而成為開源碼領域的主導者。
不只是私人企業,美國政府也在2016年承諾,所開發的各種專案也將至少把其中的20%開源。
一旦成為開源碼專案,代表來自全球各地的開發人員都能自由存取,也能協助改善,這些開發人員絕大多數都是自願且未支薪地替相關專案除錯或增添新功能,同時,這些專案也成為資源稀缺地區的開發人員學習的最佳管道。
開源碼的興起可追溯到1970年代,當時MIT人工智慧實驗室的印表機經常卡紙,一名程式設計師Richard Stallman便著手修改了印表機的原始碼,在卡紙時提醒用戶處理,後來該實驗室換了新印表機,卻鎖住了原始碼,他要求業者提供原始碼時遭到拒絕,Stallman一氣之下離職,並在1983年打造出完全開源的GNU作業系統。
在1980及1990年代,私有軟體仍主導整個軟體世界,為了取代當時私有的Windows與macOS,採用許多GNU元件的Linux在1991年誕生了,它的彈性、快速的開發流程受到NASA、Dell與IBM的青睞。
隨後有愈來愈多熱門的開源碼專案誕生,像是資料庫管理系統MySQL、程式語言Perl、網頁伺服器Apache,也許當時使用這些開源專案的人口依然是少數,但到了Google於2008年發表開源的Android行動作業系統之後,現在全球已有超過25億的裝置採用Android。
Linux基金會的執行總監Jim Zemlin點出了開源碼的重要性,他說,現代產品或服務的複雜度已非任何單一企業可自行建立,例如一輛高級汽車所使用的程式數量,已超越一台F-15戰鬥機。
根據估計,Fortune 500的企業中,有99%都採用了開源碼。GitHub則成為開源碼的集散地,且不管是英特爾、Google、Facebook、微軟或Amazon等科技業者,也都成為開源碼的重要貢獻者。
CNBC的專題也呼應了美國創投業者a16z(AH Capital Management)的看法,該創投認為開源碼的價值已經跟上了私有軟體。例如昇陽在2008年以10億美元買下mySQL,於2017年IPO的MongoDB現在在那斯達克股市的身價為73億美元,微軟以75億美元買下了GitHub,或者是IBM以340億美元收購了紅帽。
許多軟體領域的專家認為,未來要解決像是環境或疾病等人類的重大問題,也必須倚重由全球開發人員共同參與的開源專案。
熱門新聞
2024-12-10
2024-12-10
2024-12-08
2024-12-10
2024-12-11
2024-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