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王若樸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聯手工研院,耗時一年打造一款遠距傷口照護App,由護理人員攜帶智慧型手機與熱感影像感應器,至偏遠地區、行動不便的重症病患家中,來拍攝傷口照片,再透過雲端系統分辨上皮、肉芽、焦痂、浸潤、腐肉等5種傷口狀態,並計算傷口面積、傷口壞死情形、是否浸潤和發炎等。在遠端的醫生,可藉助這套系統來診斷,讓不便遠行就醫的患者或長輩,在家也能接受傷口照護服務。
熱感影像儀輔助,揪出肉眼難見的淺層發炎
工研院服務系統科技中心供應鏈系統部副工程師謝閔易解釋,熱感影像感測器,可捕捉物體散發的紅外線熱輻射,能夠以不同顏色來呈現不同溫度的分布,因此,搭配智慧型手機拍攝傷口照片,就能先判斷傷口周圍的皮膚是否發炎。
比如,肉眼只能看出傷口,但透過熱感影像偵測,可看出傷口周遭的淺層皮膚因溫度較高而呈現紅色,「這就是發炎,從影像中也可看出發炎面積。」要是溫度低、呈現藍色或淺色,就代表傷口已經壞死,沒有血液流通。「熱感影像很重要,告訴醫生不只要處理傷口,還要照顧周圍發炎的組織。」
自建傷口大小判讀模型,一鍵就能計算出
另一方面,這個系統還有另一個功能,也就是自動計算傷口面積。謝閔易解釋,一直以來,護理人員居家訪視時,為計算傷口大小,還須持比例尺在傷口旁比對、拍照,再透過電腦程式來計算面積。
而透過這款App,護理人員只需要在傷口旁擺上對照物,比如一個藍色圓圈貼紙,再來拍照,就可自動計算傷口長與寬,「不論手機畫素差異,也不論距離遠近,系統都可根據畫素大小來計算傷口面積。」
另外,要是沒有對照物,系統也可根據熱感影像儀的紅外線測距功能,來辨別傷口尺寸。
而系統之所以能快速計算,還有賴於工研院建造的AI模型。謝閔易指出,工研院利用北市聯醫提供的3,000多張患者傷口照片,訓練一套傷口面積計算深度學習模型,當傷口照片傳送到雲端系統時,AI模型會直接在照片上圈出傷口範圍,再自動計算面積。
「現在,我們還打算擴增AI模型的功能,要能計算傷口深度。」他表示,傷口深度對專科醫生來說,是判斷治療方式和敷料選用的關鍵;未來,工研院計畫利用3D影像技術,來打造可判斷傷口深度的AI模型,協助醫生下治療決策。
整合傷口治療紀錄,視覺化圖表追蹤復原進度、推薦敷料
除了觀察患者傷口,醫生還可從後臺系統中,比對患者歷次以來的傷口照片,來判斷是否好轉或惡化。此外,系統也內建5角分析圖表,來對照每次診療後的傷口復原進度,除了方便醫生掌握個別患者的狀態,也會建議治療方法與敷料選用。
謝閔易指出,這款傷口照護App已於內部測試,預計明年正式在北市聯醫的居家護理所上線,要緩解過往護理人員家訪時,需耗費大量時間查閱病歷、手寫記錄傷口,再回醫院輸入電腦系統的不便。文◎王若樸
熱門新聞
2024-09-13
2024-09-10
2024-09-09
2024-09-12
2024-09-09
2024-09-10
2024-09-13
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