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
聯合國旗下的國際電信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在經歷了接近一個月的世界無線通訊會議(World Radiocommunication Conference,WRC)的討論之後,上周公布了允許新一代5G網路所使用的頻段,同時氣象科學家也開始擔心全球5G網路的部署,對氣候觀察可能帶來的影響。
先前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就曾憂心5G網路會造成天氣預測準確度的下滑,主要是因5G網路所使用的頻段太靠近氣象衛星觀察天候的頻段,使得5G訊號干擾氣象衛星的蒐集,進而破壞氣象預測的準確度。
而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也曾在WRC開會期間疾呼,希望各國政府應該要在發展5G及保護氣象觀察之間取得平衡,同時指出5G與氣象資訊蒐集的衝突主要為24 GHz附近的頻段。
具體而言,23.6~24 GHz為氣象衛星觀察水蒸氣的頻段,而5G所使用的其中一個頻段則是24.25~27.5GHz。WMO說明,該頻段屬於被動式的衛星觀察頻段,透過敏銳的儀器來測量從地球表面與大氣層溢散的超低功率微波幅射,而這些被動技術,則最容易受到無線電頻率所產生的電磁輻射干擾。
另一方面, ITU在WRC會議中所公布的5G頻段包括:24.25~27.5 GHz、37~43.5 GHz、45.5~47 GHz、47.2~48.2及66~71 GHz,總計為17.25個頻譜。
之前氣象專家與電信業者就曾不斷在該頻段上進行角力,但電信業者認為24 GHz左右的頻段是創造更快5G速度的必要頻段,就算雙方後來決定藉由建立兩者之間的噪音緩衝來解決,但此次WRC的結論依舊讓氣象專家擔心。
根據《自然》期刊的報導,WMO原本希望雙方的噪音緩衝最好可達到-55dBW(decibel watts,瓦分貝),歐盟則建議至少要達到-42 dBW,但ITU在WRC上的決議則是採用兩階段的保護,在2027年9月1日以前採用較寬鬆的-33 dBW的緩衝,之後再加強管制到-39 dBW。
ITU的用意是在5G剛起步時採用相對寬鬆的規定,以讓電信業者能夠邁開腳步建置5G網路,8年後再嚴格管理。然而,氣象專家卻認為全球的5G競賽勢必會發展迅速,可能不必到2027年就會影響水蒸氣的觀察與氣象預測。
不論如何,氣象預測人員已經開始嚴陣以待,包括監控5G網路的發展與部署,以及研究如何降低5G訊號對衛星觀察可能帶來的衝擊。
熱門新聞
2024-10-14
2024-10-13
2024-10-14
2024-10-13
2024-10-14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