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臺灣總經理江芳韻指出,創造商業價值、擴大數位創新應用、擁抱未來工作模式是企業數位轉型2.0的三大趨勢。

圖片來源: 

攝影/王若樸

IDC臺灣總經理江芳韻昨日揭露2019年數位轉型趨勢,指出全球企業為數位轉型所做的ICT投資額高達1.25兆美元,亞太區企業的投資額年複合成長率更達16%。在這股數位轉型2.0趨勢中,IDC發現,亞太區企業數位轉型鎖定6大目標像是產品與服務體驗、供應鏈管理、生產流程優化、客戶留存、以資料創造商業價值,以及改變企業文化IDC也建議,要實踐這些目標企業遵循創造商業價值、擴大數位創新應用、擁抱未來工作模式Future of WorkFoW等三原則。 

要創造商業價值,須選對使用案例、擁抱新商業模式 

首先,就創造商業價值來說,「企業必須選定與公司特質相關的使用案例(Use case),12個專案開始擴散。」江芳韻指出,要是企業已執行不少使用案例,接下來要思考下一階段該投資何種使用案例,並探討這些案例未來5影響。「如此一來,就很容易勾勒出數位轉型的藍圖。」 

另一方面,IDC也針對全球四大產業進行使用案例調查並揭露結果供企業參考。江芳韻表示,IDC分析了全球銀行、醫療、零售業和製造共650使用案例,結果發現,銀行業投資最多的使用案例,分別是客戶引導(Customer Onboarding)、資安威脅偵測與預防、詐欺偵測等 

就醫療業來說,投資最多的機器醫療照護、遠距醫療監測,以及即時定位系統。而就零售業來看包括了全通路訂單系統自動化(Omi-Channel Order Orchestration and Fulfillment)、全通路商業平臺、內容與畫面呈現。至於製造業,則著重於流程自動化、機器製造、根本原因分析(Root Cause)。 

除了選對使用案例,要創造商業價值,還須擁抱新的商業模式。江芳韻建議企業參考4種新興商業模式,首先是中介模式(Reintermediary),「重新中介傳統價值鏈中的參與者,將過去價值鏈中難以找到對方的生產者與消費者配對起來,並確保兩方的品質水準,比如TutorABC。」 

TutorABC主打真人線上教學,連結了14千位受過培訓的老師500萬名線上學生。但這樣還不夠,為了確保品質,TutorABC還透過資料分析影像辨識等AI技術,來分析師生的上課成效要是成效不彰,TutorABC將老師重新分配給其他合適的學生,而學生也會重新分給合適的老師 

另一個商業模式,則是開放自家資產(如硬體或資料等)來收取分潤的X-as-a-Service模式。江芳韻以天氣公司(The Weather Company)為例,該公司握有許多地區的候和地理資料,開放給第三方服務商使用,像是讓妮維雅就利日曬、紫外線等資料來開發一款針對西歐中年女性的防曬乳天氣公司也從中獲得分潤。這種模式,也「縮短了產品開發時間。」 

接下來連接模式(Connector),也就是企業將旗下產品、服務和合作夥伴集結到平臺,來提供客戶一站式服務。保險業者安盛就是一個例子,江芳韻指出,安盛透過API,串聯了車商、建商與航空公司,來滿足客戶的需求。「這也是亞太區企業占比最高的模式。」 

最後一個模式就是資料變現(Data monetization,比如直接出售資料,或是提供自家資料,與合作夥伴一起開發新服務,再將成果開放於生態系中 

要擴大應用數位轉型成果,CIO善用API、改造IT部門底層架構 

企業數位轉型的第二個原則,就是擴大應用。江芳韻指出,當企業數位轉型和創新專案有所成果後,應該要建立一套資料驅動的數位平臺來擴大應用。要做到這一點,CIO是關鍵角色。 

也因此IDC針對未來5CIO可能會遇到的挑戰,給予4個建議,也就是善用API來串接內外部服務、強化連結,再來則是運用資料和AI來改善IT部門的流程,而非只用於前端或業務單位。接下來,是要建立AI治理模式和資料隱私管理 

不只如此,「IT部門的改造也很重要,特別是汰換老舊的基礎架構、應用程式和資料架構。」江芳韻解釋,IDC在美國訪問了150CIO,其中30%認為數位轉型成果難以大幅推的原因,就是因為底層基礎架構過於老舊。所以,「將IT現代化,也是轉型變革的重要方向。」 

擁抱未來工作模式,需考量人機協作、虛擬工作環境 

順利推動數位轉型的最後一個原則,就是擁抱未來工作模式。IDC調查發現,未來工作模式有三大特點,首先是在未來工作環境中,不將只有人類職員,還會存在許多機器人(Bots),比如聊天機器人、實體機器人等。因此,企業須重視、規畫人才與機器人的協作模式。 

再來,隨著時間遷移,偏好數位環境的千禧世代將成為職場主力,未來工作環境將不只侷限於實體辦公室,許多虛擬工作環境將應運而生,而且是跨單位、跨組織的。 

第三個特點,則是廣泛應用強化員工能力的新科技,比如AR、VR、AI和5G等。江芳韻表示,這些未來工作模式,是提升企業數位競爭力的關鍵。 文◎王若樸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