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初容器業界重要的併購案,就是紅帽花了2.5億美元,買下容器新創CoreOS。當時紅帽認為,整併CoreOS技術,再加上紅帽既有的Kubernetes、容器服務,可加速混合雲平臺發展以及導入率。而歷經這幾個月的醞釀,在今年度的高峰會上,紅帽也宣布,將CoreOS的技術整併至OpenShift,推出次世代的自動化Kubernetes平臺。
過去CoreOS自家Kubernetes服務Tectonic平臺,已經與OpenShift容器平臺整併,而CoreOS原先的容器儲存庫Quay,也已經正式納入紅帽旗下,成為正式產品,並改名為Red Hat Quay。雖然OpenShift主要還是用RHEL作為底層作業系統,不過CoreOS表示,該公司未來仍會繼續開發容器作業系統Container Linux,而想要選擇該作業系統作為容器主機,Container Linux是個免費選項。至於其他CoreOS其他的開源專案,如分散式鍵值資料庫etcd、容器漏洞掃描工具Clair、應用程式身份認證服務Dex等,紅帽也承諾,未來也會繼續投入維護工作。
在這次紅帽高峰會的宣布中,可以看到CoreOS與紅帽這兩家公司的整併布局,已經有了更加具體的藍圖。目前這兩家公司,總共會朝著四大方向進行整併,而最終目標,就是逐步讓CoreOS旗下的專案、服務,併入紅帽的開源生態系。
首先是CoreOS起家的容器作業系統Container Linux,在紅帽併購該公司後,容器技術圈也相當好奇Container Linux的去留。而CoreOS表示,該作業系統將會以Red Hat CoreOS之姿重生,並且以新獨立產品線,納入紅帽生態系。Red Hat CoreOS為以Fedora Linux、RHEL為基礎,「最終目標是取代既有容器作業系統Atomic Host,而Red Hat CoreOS則成為主力容器作業系統」,CoreOS表示,Red Hat CoreOS也能作為OpenShift容器平臺、OpenShift Online的底層作業系統。
第二個重點方向,則是將Tectonic的自動化維運功能,與OpenShift整併。CoreOS表示,該平臺起初的設計理念,就是要加速容器平臺的工作自動化,減輕IT維運負擔。而未來完成整併後,使用OpenShift的企業用戶,可享有Tectonic平臺的自動更新、支援服務。CoreOS表示,既有的Tectonic企業用戶的服務、更新依舊不變,未來也可決定是否要將服務移轉至OpenShift運作,「在未來,Tectonic絕大多數的功能,都會被整併至OpenShift容器平臺。」CoreOS表示。
再者,透過Kubernetes應用程式開發框架Operator,提高應用程式自動化程度。CoreOS說明,紅帽已經著手與多家軟體服務商合作,目前已經有超過60家廠商,承諾要支援Operator框架。而紅帽的布局,則是想要搭配Red Hat容器、Kubernetes認證,結合Operator,如此一來,旗下合作廠商的服務,就能更穩定將軟體服務交付至OpenShift。
最後,CoreOS自家的容器儲存庫Quay,也要正式改名為Red Hat Quay。CoreOS表示,OpenShift已經內建容器儲存庫功能,不過想要使用更進階功能的企業用戶,可以升級改用Quay企業版。該公司表示,Quay除了整合漏洞掃描工具Clair外,也有映像檔歷史紀錄、還原、修改等功能。想要使用該服務的企業,總共有兩種管道可購買。第一種方式,可以直接向紅帽獨立購買這個解決方案,再者,則是透過Quay.io作為Portal,使用線上代管服務。
熱門新聞
2024-09-16
2024-09-17
2024-09-16
2024-09-13
2024-09-16
2024-09-16
2024-09-16
2024-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