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
澳洲國家資訊暨通訊技術中心(National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re of Excellence,NITCA)的科學家最近發表一篇研究報告,指出透過時興的社交網站來預估天然災難發生時的損害,效果可能更勝模型。
NITCA是以2012年重創美東的珊迪颶風(Hurricane Sandy)作為研究案例,一般而言,各國政府的緊急事件處理中心通常是透過各種模型來預測颶風的動向、路徑、特性及受影響的區域,然而,NITCA卻認為,網路上的即時訊息也許更能精確表達各地的損害程度,並嘗試將Twitter上的推文轉成損害地圖。
根據美國颶風中心的資料,珊迪颶風造成了147人死亡與超過500億美元的損失,其中包含65萬棟的建築物受損及850萬名民眾無電可用,有些地方停電的時間甚至長達數周。
NITCA先向美國聯邦緊急管理局(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FEMA)及美國各州政府取得了珊迪颶風造成損害的範圍與規模,並自220萬名Twitter用戶的推文中蒐集970萬筆相關資訊,相互對照之下,發現從Twitter汲取的資訊比FEMA透過模型跑出的結果還要精確,包含颶風路徑與損害程度。
即使如此,現階段科學家們並不認為社交網站上的訊息分析可以用來取代傳統的模型、災難後調查或各地組織蒐集的資訊,但卻是絕佳的輔助工具,因為它不但快速、成本低,而且相對簡單。例如可用來驗證災難後的受損程度,加速政府的救援速度。
除了Twitter之外,科學家們也打算進一步納入來自Facebook、Instagram與Flickr的即時訊息,以強化資料庫並改善精確度。
此一研究報告已發表在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去年創刊的Science Advances上,Science Advances為一標榜開放存取的學術期刊。
熱門新聞
2024-10-05
2024-10-04
2024-10-02
2024-10-03
2024-09-29
2024-10-01
2024-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