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

倘若你觀賞過《看見臺灣》,會發現這片寶島原本擁有的翠綠山林、豐沃水土,多年下來已經因為某些人的緣故,被蹂躪得體無完膚。

如果沒有這群人,臺灣的風景是否會更美?

透過《看見臺灣》的揭露,臺灣一道道傷痕歷歷在目。人人都說臺灣是魚米之鄉,農林漁牧百業蓬勃發展,殊不知富庶與享受背後的代價,是超抽地下水造成的地層下陷、濫墾濫伐造成的生態失衡與土石傾瀉……口口聲聲嚷著要發展觀光,卻用盡各種手段,讓臺灣一天比一天黯淡無光。

污染環境,只是廠商劣行之一,近日鬧得沸沸揚揚的黑心油事件,更讓民眾赫然驚覺:原來廠商為了賺錢,不惜犧牲全國人民的健康,危害大家的生命安全。

令人傷感又無奈的是:儘管揪出了破壞生態、造成食安問題的罪魁禍首,司法也僅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罰款不痛不癢,相關人等非無罪即緩刑,關鍵時刻包個紅包打通關節,基本上都能全身而退。多行不義卻無須付出代價,廠商仍可肆無忌憚、繼續消費土地和人民,從中牟取暴利,何樂而不為?

或許經營者會說:要促進產業發展,動用一定的社會成本在所難免。企業養了那麼多員工,耍些投機取巧的手段也是無可厚非,想想企業經營帶來的經濟效益,小老百姓也算是既得利益者,姑且忍一忍吧。

追根究底,正是「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心態,經營者枉顧自身應負的倫理責任,政府也缺乏管制良策,風行草偃、上下交相賊,導致亡羊補牢的難度越來越高,大家都懶得管,索性任其墮落,反正有辦法的人到頭來錢進海外、債留臺灣,橫豎就是一場物競天擇的遊戲。

英文有句話叫做「give and take」,意謂有捨有得,以管理角度解釋,即是在追求利潤的同時,亦須付出一定的成本,包括有形的金錢,以及無法用數字衡量的社會成本及環境變遷。一味犧牲別人來成就自己的利益、踩著別人往上爬而不知回饋,自然是要不得的行徑。諷刺的是:這類唯利是圖的人物,猶有境界高低之分──有擺出一副「老子破壞環境、賺的還是比被罰的多」的態度、知法犯法屢勸不聽的土匪,也有假仁假義搞一堆公益慈善活動、骨子裡卻利用基金會洗錢順便透過媒體搞形象搏認同的偽君子。

近日跟中部一名綠建築業者閒聊,他提起年少時父親給他的提醒:生意人伸出手時,手心應該向下而非向上──手心向下表示給予,手心向上則有索取之意。每個人面臨生命中重大抉擇,都是一場利益與良知的拔河。這位綠建築業者28歲即當上總經理,廿多年來總是秉持「手心向下」的原則,儘管比不上不肖業者的名利雙收,至少不愁吃穿,而且對得起自己、對得起別人、對得起孕育他的土地。

業者的分享,與「give and take」的精神不謀而合:先講give、再談take,亦即在向別人要之前,先問自己能給多少。然而,要釐清順序先後、將企業/國家經營的各種有形無形成本加以全面考量,不啻是一門大學問!

企業倫理(business ethics)的演化,從人們熟知的「企業社會責任」(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發展至今,近期美國眾州已接受逾千家「公益企業」(benefit corporation)的立案登記。所謂公益企業,必須滿足以下三項條件:

1. 企業須以具體裨益社會及環境為前提,訂定營運宗旨;

2. 管理者須考量所有關係人的權益,無論他們是否提供金錢投資;

3. 每年須提供一分客觀報告,說明企業對社會及環境的整體貢獻。

這套標準,要求企業對社會及環境負起法律責任,在經營管理上提供了更明確的指引。

或許要求所有企業在一夕之間洗心革面,是不可能的奢望。只願透過諸般提點,換來更多人的覺醒,強化企業主的心理素質,回歸最初的善性,在Give與take之間找到平衡點。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