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前不記得什麼場景下,朋友在即時通訊丟來的一句話:「你已經踏入江湖了」,讓我霎時瞭解了許多事。

技術圈中,其實充滿著種種光怪陸離、似是而非、左手打壓、右手倡議的江湖話術、攻訐手段,無異於真正的江湖……

江湖郎中的江湖話術

身為技術人,為了有效地獲取最新訊息,總會關注或跟隨一些訊息來源管理,這件事你知道、我知道,想要操弄技術風向球的有心人士也知道,如同政治人物會操弄手中可掌握的媒體,來塑造民眾對事件的觀感,技術圈中也會為了鼓吹某個產品、隱藏某些事實、貶抑競爭對手等目的,特意透過媒體來發送對自己有利的訊息。打開瀏覽器書籤,看看每天會獲取技術新知的來源媒體,想想上頭刊載的訊息,誰會是受益者?

拿從小學程式設計這件事來說,至今已有不少相關報導了,我在先前專欄〈人人都該學程式設計的反思〉曾經談過,沒有探索時不斷主動獲取知識、技能,不斷思考如何解決遇到之問題的過程,那麼「程式設計不過就是另一門才藝課程罷了」,從小學程式設計沉寂了一陣之後,近來又被抬到新聞版面上了,現在仔細看看,是哪些人在推廣或散布這些訊息?他們的工作背景?有沒有直接或間接從事相關教育訓練?

在發送訊息時隱惡揚善,也是常見手法。舉例來說,在訓練課程或研討會之後,主辦單位或當事人為了宣揚成果,在可掌握的訊息管道上,當然會選擇強力發送歌功頌德之文,造就大家共襄盛舉場面,對負評意見大多避而不談,這對於沒有親臨現場的人很有用,造就下次必要親身參與之憾,然而,若從其他管道看到了另一面消息,或者偶然在茶餘飯後獲知了一些因懼怕惡勢力、以和為貴等考量,而不敢公開發表的現場八卦,對照那些歡樂一家親的照片時,就會覺得格外諷刺。

無論是哪個技術議題,密集地躍上新聞版面,很難說它沒有目的性,技術需要鎂光燈,特別是對那些初入江湖的小朋友,這類話術,就會是他們選邊站的依據。就像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菜鳥也怕選到冷門技術,不過,技術實用性並非只看它出現在鎂光燈前的頻率,就像我在〈對Y Combinator的好奇與挑戰〉談的,如果你看不到「更多不同面向的討論與解釋」,那麼就該停下來想一下,這類密集訊息背後的目的是什麼?

闖出江湖名號的代價

在這個時代,有能力真的就該展現出來,不要只是曖曖內含光,特別是在技術圈中,能闖出江湖名號,才能在適當時候尋找到更適合的舞臺。只是,每個人發跡方式各不相同──有人選擇在工作崗位上付出專業,留著功蹟,在江湖上給人打聽;有人有個功蹟,就風吹草動地四處宣揚,唯恐天下不知;有人慣於披著道德的外衣倡導理念,不留情面地批評著敵對陣營或個人;有人傳教士式地不斷分享、參與或贊助技術社群;有人選擇實作出成品進行貢獻;有人選擇不斷地嘴砲……。無論是哪種方式,總有人闖出一番名堂,各人生存之道不同,本來就沒什麼好評斷的。

然而,不管選擇哪一種方式,你得接受一個事實,一旦在江湖上闖出了名號,就得有接受各路人馬批評的心理準備。如果選擇不斷地嘴砲來發跡,終究會有人來挑戰你實際做出了什麼;如果慣於披著道德的外衣批判對手,最好不要哪日跑到昔日敵對的陣營中,大多數人不會有興趣知道這個決定背後的原因,只會數落過去與現在的你,如何換了位置換了腦袋;如果一有個功蹟,就風吹草動地四處宣揚,相對地,就會有人專挑其中的毛病,將你視為詐騙分子。

即使是選擇默默耕耘,只在工作崗位上付出專業,仍得小心技術圈武人相輕,或排擠之事發生,因為,若不小心在利益上與某人或團體重疊或踩線了,就更會招來對方的主動攻擊,雖然只是默默留下功蹟,在江湖上給人打聽,然而在有恨的情況下,對方卻會積極地在你看得到,或看不到的地方積極造謠。有時,這類情況也不一定在利益上重疊或踩線時發生,只要對方看不慣你紅,就可以在你的網站上隨便找篇文件,不管該篇文件前後相關情境或設想對象,自顧自地對你進行羞辱。

看起來不公平嗎?如果有這種感覺,必然是沒有身處江湖的自覺,能在江湖上闖出名號,能夠在檯面上被討論,甚至能夠站在數百人甚至上千人場子前,發表自己的經驗與觀點,就表示擁有比別人更多的資源(即使資源是自己努力得來),此時,想要當個不沾鍋,是不可能的(我們的社會還沒這種成熟度)。

然而,這邊接下來,並不是要談該怎麼處理這類情況,畢竟這依每個發跡方式、真實能力與對手招式,而有所不同,能夠確定的是,人在江湖飄,哪有不挨刀。趁早認清這個事實,別在事情發生時,才表現得像第一次步入江湖一般!

這位大大……大什麼大?

如果認同某人在江湖上闖出的名號,通常會尊稱對方為「大師」,有時會比較戲謔(親切?)地稱呼對方為「大神」、「大濕」、「大大」,有個「大」字,應當表示我們熟知他在某個技術領域有獨到之處。

不過實際上並非如此,我們多半只是在印象上常看到他的名字出現時,伴隨著一些技術名詞,而覺得他應該是某個領域的大大,這特別容易發生在該技術並非我們熟悉之領域的時候,薄弱印象造就你稱呼其為大大,只要有個薄弱的謠言,就能輕易擊潰這個稱謂。

簡單來說,當我們稱呼一個人是大大時,通常並不真的知道他大什麼大,甚至會自動腦補地想像,對方應當A也會、B也會,什麼都會,事實上卻是從沒看過他在任何一個地方討論過,或發表過相關的文件或成品,這種自動腦補或過度期待,多半有害甚至不尊重。

舉例來說,我曾經一再推辭某課程,雖然會使用該技術,但還沒能到授課的熟悉度,案主「盧」了數次之後,最後對方與我的對話在「我以為以你在Java的熟悉度來說,應該對這一個領域也會有研究」之後草草結束,問題是,我在他聲稱的領域上,根本完全沒發表過相關的文件或觀點。

有一次iThome王宏仁主編電話訪問,來電就表示有些關於Lambda的問題,因為他知道我曾經在研討會上多次談及Lambda,並也撰寫過不少相關文章,因而想要知道我的看法,而且王主編條列的問題非常到位,因而雙方就相談甚歡。

過去當我想要邀請某位大大來作一些技術上的分享時,我也會去探訪他的部落格、Twitter或任何他公開訊息的管道,瞭解他近來研究的東西,以確認在邀請對方時不至於有想像上的落差。

知道大大到底是哪裡大,不只是一種尊重對方的表現,在面對大大們之間因為江湖恩怨而引發的謠言,或甚至戰爭時,也才能有足夠資訊選擇參戰、觀戰,或視為一場爛戲碼,而選擇轉臺。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電影《笑傲江湖II》中,有段經典台詞:「只要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早點認清技術圈就是江湖,對江湖中的人、事、物,不盲目崇拜,不落入技術圈武人相輕之窠臼,在自己行走遇上江湖恩怨時,也才知道如何去面對,而不是當個誤入叢林的小兔子,也才能避免捲入不必要的江湖恩怨,進一步地,更要看清在江湖中冤冤相報、畢竟沒有終日的事實,與其將磨練的技術用來打打殺殺、各據山頭,不如多想想看,如何提高自身競爭力,讓這個社會能有更多改變!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