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有一則新聞,可能沒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臺灣雖然國民所得近十年來未能成長,實質購買力卻在去年首次超越日本。按照國際貨幣基金(IMF)的統計資料顯示,2010年臺灣依購買力平價(PPP)方式計算,每人國民平均所得達3萬4,743美元,首度超越日本的3萬3,828美元,和德國的3萬5,930美元也已相去不遠。

依購買力平價方式來計算國民所得,可以去除物價和匯率的影響,更準確反映不同國家人民的收入實質購買力。臺灣的經建會指出,日本雖然「帳面上」的國民平均所得高於臺灣,但因物價長年偏高,實際生活水準和名目所得並不相當,臺灣民眾的生活水準在實質上優於日本。看很多日本綜藝節目(像是〈省錢大作戰〉、〈全能住宅改造王〉等等)的人可能也會得到相同的印象:日本人居住空間狹小、生活上得精打細算,好像也沒比我好過到哪裡去嘛!

這問題的有趣之處也正在於此──如果比較高的國民所得,不等同於比較高的生活水平,那麼我們追求較高的國民所得,究竟所為何來呢?

要「參透」這個問題,我們得認識幾個同時並存的現象。首先,讓我們假設有兩碗品質一模一樣的牛肉麵,在臺灣一碗賣100元臺幣,在日本的另外一碗,則賣折合臺幣350元的價位。如果日本的「名目」國民平均所得正好是臺灣的三倍,那麼日本人的確沒有因為國民所得高於臺灣,而有更好的生活品質,因為吃到的牛肉麵是一樣的,但是卻付出了比臺灣人更高的收入比例的金額。國際貨幣基金的這項統計,其根本意義大體上也在於此。

但是在日本喝過星巴克咖啡的人應該也都知道,中杯拿鐵的售價約在百元臺幣之譜,與臺灣星巴克的售價相當。如果依日本人的國民所得近三倍於臺灣的眼光來看,日本人喝星巴克咖啡時付款的「心理狀態」,大概是相當於我們喝統一超商的city cafe時的水平。日本人買LV包包、賓士汽車或是勞力士手錶時,大體上也是相同的狀況。

國民所得提高伴隨著物價上漲,幾乎是無可避免的一件事。日本的牛肉麵一碗要賣你三百五十元的根本原因,並不是日本牛肉太貴(三百五吃不到和牛,跟臺灣一樣是進口牛肉),而是店租與服務人員的工資,跟著國民平均所得的提升而水漲船高。但是如果你享用的是有國際行情的進口品,或是出國旅遊(像是日本人到臺灣),你就會覺得自己賺的錢很好用。

簡單來說,購買力(國民所得)和不同商品間的不對等關係,其實是和資本與各種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程度高低不同所導致。組成的生產要素越是跨國自由流通的商品(或是商品不自由流通,你可以透過旅行來提高流通性),不同國家收入上的差別所展現的購買力就會越顯著。倒過來講就是說,很少購買這一類產品的人,或是很少出國旅遊的人,國民所得的提高,對你的實質效益卻是很有限的。陽春麵的售價主要取決於在地國工資與地租成本,因此這一類商品,日本人與臺灣人要吃陽春麵所付出的所得比可能是差不多的。但是在日本,吃一份麥當勞套餐的錢只等同於吃陽春麵的錢,在臺灣,吃一份麥當勞套餐卻等同於三碗陽春麵。

能不能從國民所得的提高中得到好處,這和你的生活與消費型態有很密切的關係。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