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當微軟推出Windows Server 2003時,曾以「Doing More With Less」作為廣告的主要訴求,而當經歷過多次系統平臺變革的浪潮,例如伺服器虛擬化、雲端服務,相繼崛起,時至今日,已逐漸廣為採用,現在,再回頭來看這句口號,可能會覺得足以代表過去幾年IT技術所要極力追求的目標。

不知從何時開始,我們早已不再關注一臺伺服器到底能執行多少支應用程式,以及一臺伺服器能支撐多少臺虛擬機器,而且,若單就技術可行性而言,我們對於將多臺伺服器的工作負載,集中、整併到少量的伺服器上,甚至將它們遷移到雲端服務上,也不會有過度疑慮。因為,要維持系統與服務的可靠度,均可透過這些技術來協助,而大多數人在意的因素,主要是應用程式與資料的安全性。

而就系統架構的演進來看,最早出現的大型主機,之後被廣泛使用的主從式架構(Client-Server),應用部署方式從集中趨於分散,因為伺服器虛擬化技術開始普及,系統的管理進入統合、整併;而調整使用規模的作法,也從原本的垂直式擴展(Scale Up),延伸到水平式擴展(Scale Out)。而近期崛起的雲端服務,則是立足於上述這些技術創新的成果,予以巧妙地融合,並且不斷持續成長,開拓更多種系統架構變化的可能性。

例如,近年來眾所關注的Container、Microservices,甚至是有些雲端服務業者推出的Serverless Computing/Function as a Service(FaaS)平臺或框架,都是明顯的例子。

總而言之,為了能夠靈活因應動態、多變的應用系統開發與執行需求,現今的IT人員面臨了許多選擇,雖然這些技術平臺仍在持續發展,距離成熟的階段還需要時間,但也已經出現了一些使用案例。

而在雲端環境使用這樣技術的狀況如何?

根據OpenStack基金會在2016年10月舉行的使用者調查結果,Container是OpenStack用戶最為關切的新興技術,比例高達78%。而RightScale公司在2016雲端服務使用現況報告DevOps趨勢篇當中,也提到企業對於Container的採用日趨成熟,整體而言,用於開發、線上環境的比例,已有26%,而且大型企業在這些工作負載運用Container的比例(29%),多於中小企業(24%)。

而使用Microservices的比例,我們看到目前有一份2016企業趨勢報告提到這件事。這是基於Lightbend公司對全球兩千多位Java Virtual Machine(JVM)的開發者調查,當中的結果顯示,30%的人已經在線上環境採用Microservices,20%的人則表示,他們對於在線上環境進行Microservices的測試作業,相當重視。

至於Serverless的使用,目前有AWS、Google、IBM、微軟等公司,在推動相關的服務。而在使用方式上,這種技術可用於網站應用程式和後端、大數據處理。

有一家名字叫做Serverless的新創公司,也在2016年下半舉行了一個很小型的調查,雖然樣本只有137份,但還是可以參考看看。在這份調查裡面,有一半的人表示在工作的場合使用Serverless,而Serverless會用在何種應用呢?65%是網站服務、34%是資料處理。

而在接下來的這一年裡面,我們認為,不論是Container、Microservices,或是Serverless,應該會出現更多使用的實例,因為對一些大型企業或新創公司而言,很可能不只是躍躍欲試,而是實際採用,然而,既有的企業IT廠商,理應在本身提供的產品上,會有更大規模的支援,有些公司在Container的部分,已經有所布局,例如,提供相關的連接方式與整合機制,但在Microservices和Serverless架構上,要扮演何種角色,以及如何發揮功能,似乎較少著墨,對此,我們也很期待在這樣更抽象、更似有若無的動態環境下,這些軟硬體產品會以何種方式運用。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