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廣播電臺網路資訊部經理林昌明

陪伴聽眾走過91個年頭的中央廣播電臺(簡稱央廣),是臺灣唯一提供國際廣播服務的公共媒體,每天以國語、閩南語、客家語、粵語、英語、日語、德語、法語、西語、俄語、印尼語、泰語、越語、韓語等14種語言,代表臺灣,對全球用中短波與網際網路發聲,更肩負了促進兩岸溝通的任務。

有別於大多數的廣播電臺,聽眾打開車用收音機或一般收音機,即可用FM(調頻)、AM(調幅)來收聽;然而,肩負著「外交」、「兩岸」兩項重大任務的央廣,使用的則是中短波,其中有9成是以SW(短波),透過大氣層的電離層反射傳到印度洋、太平洋、中南美洲等,或像是中國地區的華中、華南、新疆、西藏進行無國界廣播。即便在戰爭時期,短波也能作為戰時備援,在網路斷訊的狀況下,讓臺灣仍有能力向全球發聲。

不過,隨著傳統廣播的式微,加上央廣採用的短波只能透過短波收音機這樣特定的載具收聽,央廣近年陸陸續續展開了不少數位轉型的嘗試。例如,央廣在這幾年開始推出數位廣播,讓聽眾能在線上收聽,更在2013年推出行動App來發送廣播內容,連其他國家的聽眾都可以在手機上收聽。

除了廣播節目、文字新聞,央廣甚至進一步跨足到其他媒體形式,開始製作影音專題製作,更在去年推出Podcast服務,在央廣新媒體平臺增加Podcast XML功能,提供全球網友透過電腦軟體或手機,從官網訂閱央廣的多語Podcast節目。這也是老牌廣播電臺,隨著時代更迭而轉型,從純粹的廣播走向多媒體平臺,以符合現代人的閱聽方式。

央廣95 %資訊服務已上私有雲,完善資料異地備份備援機制

不管是挑戰哪一種數位轉型形式,聲音都是央廣事業的核心,不僅擁有歷史典藏的音檔,更有許多重要節目值得保存。然而,這些珍貴的音檔,在過去都是以人工備份,且沒有完善的備份機制,甚至沒有災害復原機制(Disaster Recovery)。一旦發生災害,電臺珍貴的音檔很可能無法復原。這是中央廣播電臺網路資訊部經理林昌明2017年底接任時,看到的一大問題。

為此,林昌明決定先重整機房。不過,他發現央廣的資訊系統相對老舊,加上每年資訊部門預算有限,導致新舊系統並存的問題。於是,他們削減了舊實體伺服器的運作,並且整併舊虛擬伺服器,全面逐步轉為新版的VMWare虛擬化平臺。

他提到,虛擬化後的好處是,節省機房空間與電費,目前,央廣95 %以上的資訊服務皆已放上私有雲,也完成了自動備份與異地備份備援機制,有能力做到災害復原。

林昌明解釋,除了臺北的臺本部之外,央廣還有淡水、雲林褒忠與口湖這3個分臺,IT就是靠這些分臺來建立異地備份備援機制。作法是在分臺裝設一組以VMWare平臺為基礎的小型資料中心,並升級了所租用的中華電信線路頻寬,在分臺與央廣臺本部透過IPSEC VPN安全性通道,建立專屬內網,確保傳輸安全,進行資料異地備份與備援。

5人IT未來目標是導入K8s邁向混合雲

雖然林昌明帶領的資訊部門有30人,但,實際上要負責的工作,遠超過IT技術的範圍,這個部門又分為資訊管理組、網路媒體組、影音製播組。其中,資訊管理人員只有5位,要負責MIS系統、網管、系統工程、機房管理等。

在人力有限的狀況下,他們仍將導入K8s,採用容器(Container)架構,當作未來的目標,希望能用來縮短日後開發的周期。

他預計,未來,央廣將邁向混合雲架構,2~3成的資訊服務將慢慢發布到公有雲上,其餘7~8成的資訊服務,仍會留在內部的私有雲。「上雲的好處在管理方便,且能減少資安疑慮,並降低維護成本。」他解釋。

此外,央廣更從本來自建郵件伺服器,決定改用雲端企業及郵件服務G Suite,以改善郵件資安與內網協作平臺。林昌明認為,除了短期效益,上雲更對企業長期發展有幫助,所以,央廣目前的策略是「能上雲就上雲」,他說。同時,為了符合資通安全管理法,央廣要在今年導入ISMS/CNS 27001資訊管理系統與驗證,兩項計畫預計在2020年陸續完成。

重寫底層資料庫與前後臺程式架構,打造央廣新媒體平臺

中央廣播電臺網路資訊部經理林昌明表示,能上雲就上雲,這有助於企業長期發展,減少額外成本又能兼顧資安。攝影/洪政偉

林昌明接任後的另一大挑戰,是整合央廣舊的網站首頁與專題網站頁面。他先將央廣新聞網改版為RWD設計(響應式網頁),並導入HTTPS網站安全連線架構,並陸續汰換舊版網站上的傳統Flash語法音檔播放器,全面改版為HTML5版音檔播放器,支援全球14種語言節目的線上播放。

接著,在2018年,第四代央廣網站群正式上線,提供11種語言的新聞、節目圖文與影片、線上廣播與隨選音訊等內容。林昌明提到,他把整個央廣舊網站的底層資料庫與前後臺程式架構都全面重寫,一樣採用RWD設計外,甚至還引進HTTP/2協定等來加快網站的效能。

他提到,根據Google Analytics資料,央廣網站現在每個月的不重複活躍使用者,已經達到73萬人。

而在網站架構的部分,央廣則是採用自由軟體方案來建構反向代理伺服器,將前臺伺服器群設計為記憶體為主的快取架構,大幅加快讀取效率,可承載同時在線上5千人的規模。

央廣新版網站的這些IT大改造,使得他們在網站排名驗證機構Amazon Alexa臺灣網域的排名,一口氣從2017年的3千多名,快速上升達到前3百多名的水準,具備比過往更佳的新媒體能見度。而根據Alexa的報告,央廣網站的平均存取時間超過全球86%的網站,達到「Very Fast」的等級,他自豪地說。

央廣更接著在2019年推出Podcast服務,在這個央廣重新打造的新媒體平臺,增加支援標準Podcast的XML機制與各大平臺標準的Podcast格式音檔,提供全球網友可透過行動裝置或電腦端軟體,從央廣官網訂閱多語Podcast節目。

底層資料庫轉變,上萬支廣播音檔可在央廣網站永久回放

林昌明認為,底層資料庫的轉變則是此次改版更為關鍵的部分。過去,因為容量的限制,成千上萬支廣播音檔,在央廣網站上僅能保存45~90天的時間。為此,央廣採用了HPE的儲存裝置,放在SAN(Storage Area Network,儲存區域網路)的儲存設備,利用光纖通道來儲存備份資料。

他提到,現在這些廣播節目音檔已改成永久保存,目前,央廣網站擁有的線上音檔數量已達到數萬個,接下來還會繼續擴充增加,聽眾可以到央廣網站回聽過去的節目。若未來音檔的數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央廣也計畫建置一個音檔付費資料庫,讓聽眾註冊會員或是付費,才能收聽年代較為久遠的音檔。

不過,也因為央廣具有公共媒體的性質,盡量要讓廣大聽眾收聽公共財。所以,目前正計畫將過往錄製在錄音帶、盤帶、磁帶的老舊音檔重新轉換,找出還可以使用的聲音資產,將老東西重新活化,再度包裝後重現給大眾。比如先前央廣把1945年蔣介石宣布對日抗戰勝利所使用的麥克風,重製了麥克風模型,該模型還能播放當年的音檔,頗具懷舊之感。林昌明提到,央廣甚至還保存像胡適的聲音,以及許多有趣的音檔,日後可以再做利用。

傳統廣播電臺走向多媒體平臺,拓展多元發展

在影音平臺方面,林昌明提到,央廣這2年做了相當多的影音專題,並配合把廣播節目影音化的政策,在廣播節目內容播出的同時,也有同步線上影音直播,或重新剪輯設計過的新影音節目。比如,央廣有次與北美館聯合製作的「聲動美術館」,是具有影像的廣播節目,且用了共10種語言,來介紹北美館的館藏,特別是臺灣的畫家,向全球推廣臺灣藝術家作品。

不止如此,央廣也開始嘗試更多元的發展,比如透過既有的廣播劇或是廣播節目主持人,將故事或節目以不同的語言再重新詮釋,做成兒童有聲書與繪本。林昌明表示,目前已與繪本公司合作,要製作印尼語、泰語的兒童有聲書與繪本,這是央廣目前新媒體轉型的一種新形式。另一個計畫,則是把廣播的串流與音檔,用智慧音箱作為新的載具來播放,取代過去用收音機來收聽。

此外,目前已有印尼語、泰國語及越南語的語言教學節目,更有許多外語主持人等資源的央廣,未來也考慮做更多數位內容課程,甚至是教外國人學華語,做到臺灣文化輸出、交流與傳承。這也體現了這家邁向百年的廣播電臺,在新媒體浪潮中不斷求新求變的精神。

 

CIO小檔案

林昌明

中央廣播電臺網路資訊部經理

學歷:臺北大學公共行政學系修業

經歷:曾任職城邦集團雜誌編輯與站務管理、電子時報國際新聞編譯中心,擔任過PChome Online系統工程師、集邦科技內容事業發展處處長,及科技新報執行董事。2017年底接任中央廣播電臺網路資訊部經理,帶領30人團隊,統管資訊管理、網路媒體與影音製播。

 

機關檔案

財團法人中央廣播電臺

● 成立時間:1928年8月1日

● 主要業務:為中華民國政府捐助成立的國家廣播電臺,也是臺灣唯一提供國際廣播服務的公共媒體,每天以14種語言代表臺灣對全球發聲

● 董事長:路平

● 總經理:張正

● 員工數:280人

● 地址: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55號

● 網址:www.rti.org.tw

 

資訊部門檔案

● 資訊部門名稱:網路資訊部

● 直屬主管:張正

● 資訊部門主管:林昌明

● 每年部門預算:1千萬元

● 資訊部門人數:30人

● 資訊部門分工:部門下分為3個組,分別是資訊管理組、網路媒體組與影音製播組。該部門的任務從資訊架構的架構與管理,網路平臺、SNS與新媒體,到攝影棚、網路直播、影音影片製作內容。

 

IT大事記:

● 1928年8月1日:中央廣播電臺成立

● 1995年:立法院通過「財團法人中央廣播電臺設置條例」,合併中廣海外部及中央廣播電臺,改制成立國家廣播電臺

● 1997年:第一代央廣網站正式對外服務。財團法人中央廣播電臺改制開播,以「CBS臺北國際之聲」及「亞洲之聲」作為臺呼,以17種語言代表國家對國際播音

● 2004年:第二代央廣網站,RTI臺灣之音全球資訊網繁簡中文網站,以及英、日、西、德、法、俄、印、泰、越等9種外語網站全數上線

● 2013年:第三代央廣網站,更新央廣入口網及11種語言網站設計,完成iOS及Android兩大作業系統智慧型手機App,正式推出「央廣 Radio」以及「央廣 News」App

● 2017年:建置雙迴路光纖網路。首度嘗試推出有影像的廣播節目,與北美館聯合製作10種語言影音節目。央廣新聞網改版為RWD頁面,並導入HTTPS,同時全站舊有的Flash版音檔播放器,全面改為HTML5版音檔播放器廣

● 2018年:第四代央廣網站群正式上線,並全面逐步轉為新版的VMWare虛擬化平臺

● 2019年:央廣全系列網站都導入HTTP/2通訊協定。整合使用Google表單與Zendesk智慧客服平臺。完成新版央廣單一整合性App上線。導入SIEM、PRTG等現代化資訊安全事件管理與監控平臺。私有雲完成自動備份與異地備份備援機制。開始導入雲端SaaS服務非營利機構版G Suite

● 2020年:計畫完成導入ISMS/CNS 27001資訊管理系統與驗證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