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多變及區隔化的市場上,銀行將如何保有核心競爭優勢並創造獲利,將成為各家銀行關心的話題。經貿聯網總經理扈端華表示:「新世紀銀行面臨許多壓力,包括政策壓力(金控)、利潤壓力、競爭壓力、成本壓力、風險壓力與以及資本等多方壓力。」

經貿聯網則鎖定金融業中的信用卡業務,提供資訊委外服務。歷經IBM與花旗銀行資訊服務經驗的扈端華表示,銀行在成本龐大、人才難尋以及資訊系統繁雜等三方壓力下,會逐漸考慮將這部分系統進行委外管理。

扈端華說:「目前經貿聯網提供的服務除了信用卡管理系統外,還包括各項周邊硬體設備。包括主機服務、網路數據服務、災害復原服務與安檢服務。」在軟體方面,經貿聯網除了與國外Paysys合作外,還自行研發收單系統、授權系統,以及今年六月即將上線的電子新聞報自動發送系統。要做軟體業的臺積電

針對目前臺灣信用卡委外市場,經貿聯網的野心很大,一開始就鎖定大型發卡銀行作為主要目標市場。扈端華表示,經貿聯網與中國嘉通的市場區隔在於,經貿聯網要從大的信用卡吃市場向小,用最短的速度建立起市場規模,並與中國嘉通在市場上一較長短。臺新銀行是經貿聯網第一站。

他說,目前中國信託為臺灣第一大發卡銀行,為了解決資訊問題,該公司資訊處配置400位員工全天候待命;而第二大發卡銀行—臺新銀行,則選擇將繁雜的資訊委外給經貿聯網,將重心留在核心競爭事業上。

扈端華語重心腸的表示:「過去臺灣的軟體業不夠爭氣,使得市場將軟體無法做到專業如期抵達的狀況,視為理所當然。」如今他希望這樣的刻板印象可以從經貿聯網開始改善起,他立志將經貿聯網塑造為「軟體業的臺積電」,除了品質、水準外,速度也是要求項目之一,做到「軟體專業,如期抵達」。西進大陸,勢在必行

成立於前年4 月,以資本額新臺幣5000萬起家的經貿聯網,去年營業額為新臺幣兩億,同時還提前達到損益平衡的目標,預計今年較去年成長75%,年底前可增資至新臺幣一億。對於今年臺灣市場,經貿聯網仍然信心滿滿,並表示鎖定臺灣主要六大客戶,包括富邦、聯邦等大型行庫。

對於西進中國,扈端華表示「那是勢在必行之路」。預計在二月底,經貿聯網將在中國成立經貿聯網(北京)分公司,初期配置15位員工。在拓展當地市場上,計畫結合合作夥伴共同前進,提供兩岸三地發卡銀行完整的發卡系統。

不過扈端華也說,大陸市場看似美好,尤其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前景更是樂觀,但中國到目前為止仍未建立聯合信用徵信中心,對於中國信用卡的發展會有部分阻礙。

脫下外商公司光鮮亮麗的外表,跳入本土金融事業服務的扈端華說「資訊委外像是婚姻關係,需要常常久久。」經
貿聯網將與客戶簽訂長久服務合約,並伴隨客戶市場而成長。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