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境示意圖,圖片來源/Google
NFC論壇本周發布NFC 15版規格,將無接觸感測距離由0.5公分擴大為2公分,並可支援無線充電、數位支付以及產品永續利用等更多應用場景。
NFC 15規格由Google、蘋果、華為、Sony、Infineon、NXP及意法半導體(ST Microelectronics)等公司擔任委員的NFC委員會主導並發展而成。
根據NFC 15規格,新版本最大更新是將支援的感測距離由現行0.5公分擴大到2公分,且連線速度更快,減少運作時的精準對齊需求。支援更長感測距離意謂連線更持久,可更早開始、失敗率較低,可提升NFC使用體驗且支援多種應用場景,像是以手機作為支付終端;這次更新可使Apple Pay、Google Pay等Tap to Pay應用更為方便。或是使用NFC裝置控制汽車、進出大眾運輸閘門和進出控管等,如以NFC裝置開啟車門或門鎖等。
此外,新版NFC核心包含NFC數位產品護照(Digital Product Passport,DPP)標準,讓第三方產品業者有更彈性的框架,以NFC Data Exchange Format(NDEF)紀錄為格式,在單一NFC標籤中儲存和傳輸DPP,確保所有使用DPP的NFC裝置的相互操作性及相容性。這主要是因應歐盟法規,該法規要求記錄產品的生產、維修、材料、環境足跡等生命周期資訊,以促進回收、維修與再利用。利用NFC 15標籤儲存和互通DPP資料,可確保查詢相關資訊,像是刷NFC標籤可讀取衣服材料來源、產地,消費電子產品的維修紀錄、回收業可辨識產品組成,加速回收分類及減少危害物。
NFC論壇的主要成員公司即日可下載NFC Release 15的技術規格。其他會員及大眾則可在今年秋天取得標準並開始驗證。
熱門新聞
2024-08-05
2025-07-14
2025-07-14
2025-07-14
2025-07-11
2025-07-14
2025-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