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BM完成HashiCorp收購案後,兩大IT自動化平臺HashiCorp的Terraform和紅帽Ansible將進一步整合,管理範圍可以跨IT基礎架構生命周期全程,涵蓋Day0、Day1到Day2。(圖片來源/紅帽)
【波士頓現場直擊】
今年3月,獲得英國主管機關的核准後,IBM終於完成了對雲端基礎架構工具業者HashiCorp的收購案,HashiCorp旗下混合雲管理自動化工具Terraform,和紅帽旗下DevOps圈愛用的IT自動化工具Ansible,都成為IBM旗下產品。
紅帽產品長Ashesh Badani在年會中宣布,未來將與HashiCorp將有更深度合作,因為許多紅帽的企業用戶,同時使用HashiCorp的Terraform和Vault產品,及紅帽OpenShift平臺和Ansible工具。
Ansible擅長應用程式配置程式碼化管理,而是Terraform則是基礎架構程式碼化的主流,不少企業的IT團隊,習慣混合運用這兩款IT自動化工具,來部署應用程式和所需要的基礎架構資源。彼此各有擅長,也各有重複的自動化管理能力,企業IT得學會兩套不同的自動化做法,自己判斷何時適合用哪一種。
兩大工具整合後,可以涵蓋完整基礎架構的管理
Ashesh Badani表示,Terraform和Ansible兩款自動化工具可以互補,提供涵蓋基礎架構管理生命周期,更完整、端到端的自動化管理,從開發設計階段(Day 0)、上線部署(Day 1)到後續維運(Day 2)的階段。
他舉例說明,紅帽在Ansible工作流程中,整合了許多的Terraform的工作流程指令「計畫」命令,使用者可以直接在Ansible工作流程中,選擇要啟用哪些 Terraform計畫。這些工作流程同時可透過Ansible和Terraform觸發後續步驟。
「 AI運作也需要自動化,尤其是事件驅動的自動化能力是關鍵, 」 Ashesh Badani 表示,未來幾個月的整合目標,要先提高產品對產品的整合度,特別是跨兩大平臺的整合,來打造相關機制。
在IBM宣布要併購HashiCorp之後,兩家公司也收到很多客戶的詢問,尤其彼此同質性產品的整合和發展。所以,兩家公司的技術長,紅帽技術長Chris Wright和HashiCorp創辦人兼技術長Armon Dadgar展開一場對談,進一步說明兩家公司整合後的發展方向和願景。
紅帽技術長Chris Wright先強調,兩家公司的混合雲願景非常契合,很早就開始討論如何合作。IBM宣布收購HashiCorp的消息後,人們最常問他的問題是Red Hat怎麼辦?其次是容器環境的秘密管理未來發展。另一個較少人提到,他很有興趣的議題是,Vault 和Ansible對憑證普及化的整合潛力。
HashiCorp技術長Armon Dadgar則指出,從生命周期角度來看,第一步是建立雲端帳戶,部署VPC環境等,Terraform對Day 0和Day 1的基礎架構配置的表現非常好,但建立一個VM運作環境後,需要執行配置管理,來符合應用程式的需求,後續第二天、第三天長期運作上,不只VM需要修補,也需要升級應用程式,甚至應用程式有壽命,如測試環境的程式在任務完成後需要銷毀。Terraform建立環境後,可以交接給Ansible。不過,清理VM後可以自動將測試版本從AP服務管理清單中註銷,得手動處理。這就AP生命週期中,需要Ansible和Terraform實現更好整合的例子。他的願景是基礎架構程式碼完全自動化,從第零天到運作的最後一天。
指導性整合建議,而非強制性整併
Chris認為,每一個工具都是整體中的不同部分,如何讓它看起來像是單一平臺、緊密整合的工具。未來願景是,找出更好的組合,描繪一個從基礎設施開始,到應用程式結束的生命周期是什麼樣的樣貌。這樣的整合,是一種指導性的建議,而非強制。企業不想因為有更好的功能而得有很大的改變。因應市場需求,兩家公司都需要保持各自工具的靈活性,雙方的社群也有很大的不同。
打造集中式的秘密管理機制
人們常說OpenShift就等於K8s,但Armo認為,OpenShift涵蓋範圍更大,甚至可以視為CNCF容器生態系統,遠不只是K8s。不過,想要串接整套流程,在OpenShift 發行版中,有38個需要另外整合其他工具或機制的接觸點,像是在CI/CD流程、GitOps流程,應用程式都需要金鑰、憑證來運作。如何簽發憑證,後續如何更換,都是麻煩。
如何確保整體如預期般的運作,甚至確保機密,需要一個以安全為預設的平台,集中式的秘密管理機制、密鑰管理機制和憑證管理機制。只要在OpenShift平臺打開一個預設選項,就能讓整個流程和環境,協同運作,甚至隨著新版本更新而自動更新,這是一個未來可以整合的機會。
Chris表示,如何用同一套秘密管理來處理整合,如何延伸到所有的管理功能中,這種功能應該做到,開箱即用就能做對的事情。「沒有什麼事情比簡單更複雜的挑戰了。」
Armon觀察,許多組織的挑戰是,在基礎架構環境中用Vault集中管理金鑰,但要如何將金鑰派發給應用程式,能不能在部署應用程式緊密整合 Vault,是一大需求。像這類的最後一哩路,將是未來整合的巨大機會。像是部署建立同時交付秘密金鑰,更新和修補時,也將憑證更換列入維運生命週期管理的一環,可以對金鑰集中管理、加密、權杖化,也進行最後一哩的交付,這會是未來改善體驗的重點。還有一個顧客常見的需求,能不能用單一個混合雲的管理API,就能同時部署和管理Terraform和Ansible,這是雙方討論重點之一。
目標打通基礎架構管理和AP交付
「這不只是Ansible和Terraform成為可以協同運作的工具,而是真正打通基礎設施的管理,以及應用程式的交付。」Chris強調。
Armon補充,各自有所不足,聯手就可以創造新的共同機會。幾乎所有企業的挑戰是,他們將擁有多個公雲和私雲,如何跨越這些環境來操作是一大挑戰,對開發人員來說,只想寫出程式碼,不在乎這些程式如何執行,在哪裡執行等運作細節。如何能夠提供單一視圖和單一的雲端管理平臺,任開發人員專注於他們所關心的目標,這是我認為的正確方向。
「如何找到一套黃金模式、黃金工作流程,又能在混合環境中靈活運作。」Armon強調,我們考慮在OpenShift平臺上,將各種元件打包,提供更高層次的開發者抽象層,提供一個可以跨環境進行工作流程自動化的平臺,這正是Waypoint開發者入口網站想要實現的事。目前開始思考,需要什麼樣的開發者可視化,如何讓維運者也有一致的模式,提供跨環境的一致化操作方式,這是我最終想要達到的目的地。讓開發人員跨越不同環境,從營運角度來確保該有的安全風險配置,「這還需要很多工作,但我很有信心。」Armon表示。
Chris強調,如何在背後整合成本、複雜性和合規性,讓整套平臺總是合規而且預設安全,還能提供成本管理。從複雜性的角度來看,優化必須內建,不過,該如何隱藏,並將其打包,來確保一致性,不用讓每一家企業反覆遇到同樣的問題,這是我們的關鍵課題。
熱門新聞
2025-06-16
2025-06-16
2025-06-16
2025-06-13
2025-06-13
2025-06-16
2025-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