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圖片來源/No Revisions on Unsplash

在受到各國監管機關的質疑之後,Google周一(7/22)宣布將放棄於Chrome中封鎖第三方Cookie的計畫,但會繼續投資及開發原本要用來取代第三方Cookie的各種隱私沙箱(Privacy Sandbox)API。讓此一執行了4年的計畫以失敗告終。

Cookie是在使用者造訪網站時,電腦所自動下載的小檔案,它存放著使用者的偏好,或是放入購物車的商品,不過,當使用者所造訪的網站含有來自其它業者的廣告時,也會自動下載這些來自第三方的Cookie,使得廣告主得以追蹤使用者的網路行為,並遞送個人化廣告。

Google企圖於Chrome瀏覽器中維持廣告主及使用者隱私之間的平衡,因而在2019年提出了隱私沙箱的概念,採用更具隱私的方式將使用者分門別類,而廣告主則可據此向群組發送廣告,並準備在2022年以隱私沙箱全面取代第三方Cookie。

然而,該計畫一開始就惹來英國競爭及市場管理局(Competition and Markets Authority,CMA)的調查,包括懷疑隱私沙箱的安全性,以及Google是否利用隱私沙箱來圖利自家廣告服務,再加上受到各方的質疑,而使得上線日期一延再延。根據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WSJ)的報導,英國資料保護組織Information Commissioner's Office(ICO)認為隱私沙箱可能得以辨識匿名用戶,而讓廣告主繼續跨站追蹤使用者。

此外,也有研究人員找出隱私沙箱的安全漏洞,並成功執行了12種不同的攻擊,包括追蹤、跨站外洩、服務中斷或污染等,但Google卻在僅緩解其中一種攻擊之後,就公開發布了隱私沙箱。

電子前線基金會(EFF)認為,相較於第三方Cookie,隱私沙箱或許改善了某些隱私,但它並未消除線上追蹤能力,而是把此一追蹤控制權從第三方Cookie轉移到Google手上,最終保護的是Google的廣告業務。

Google於本周坦承,從計畫以隱私沙箱取代Cookie迄今,Google收到了各方的回饋,包括CMA、ICO、出版商、Web開發者、標準組織、公民社會,一直到廣告產業的意見,意識到此一轉變需要許多參與者的大量工作,同時也會對出版商、廣告主及每一個涉及網路廣告的從業者帶來影響。

因此,相較於棄用第三方Cookie,Google決定採用新的方法來提高使用者的選擇,準備在Chrome中導入新體驗,允許使用者於瀏覽過程中作出各種選擇,而且隨時可調整,目前正與監管機關討論此一新方法。

不過,Google並不準備放棄隱私沙箱,並說將繼續投資與開發各種隱私沙箱API,進一步改善隱私與實用性,也計畫提供額外的隱私控制,其中之一是將在Chrome的無痕模式(Incognito)中嵌入IP保護功能。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