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將換發的數位身分證(New eID),卡面上僅揭露姓名、ID、出生日期、相片及結婚狀態5項資料,更多資訊則紀錄在晶片上加密管理,需獲得本人授權才能存取。

身分識別將有更多新選擇,不只政府積極投入新一代數位身分證換發,也有許多新式數位身分驗證服務,越來越在臺普及,甚至跨產業身分識別服務的出現,讓數位生態系的發展有更多種可能性。

其中一個重大的影響是行政院已規畫在2020年10月全面換發的數位身分證(New eID),捨棄現有行之多年的紙本身分證,改採晶片卡強化防偽功能,還整合了自然人憑證功能,相當於每個人都有實名的數位身分。

和紙本身分證不同,未來的數位身分證將採最少揭露原則,卡面的身分資料只有5項,正面為姓名、統一編號、出生日期、相片,背面則僅有結婚狀態,以及相關資訊如製證日期、應換證日期、證件號碼條碼、統一編號條碼、機讀區等等。

其他身分資料如戶籍、父母姓名、配偶姓名等等都儲存在晶片內,並且分區加密儲存不同敏感程度身分資料,未來民眾持數位身分證向業者申請服務,業者必須取得民眾的同意及輸入密碼,獲得內政部授權才能讀取晶片內加密的身分資料。

由於卡面上採用最少資料揭露原則,更隱私的身分資料在晶片內分區儲存,加上需獲得使用者同意、輸入密碼,企業才能存取晶片內的資料,牽涉到企業的商業流程、用戶身分的驗證方式可能需要跟著調整。

而數位身分證未來整合自然人憑證後,和目前自然人憑證申請核發不同,相當於人人都會有自然人憑證的功能,其數位身分的法律效力也值得關注。

為方便民眾在手機上申請各項服務,內政部還規畫未來推出行動身分證App,讓民眾不需要使用數位身分證,透過App通過身分驗證線上申請服務,但目前該App的細節尚未公開,可能要等到2020年數位身分證換發,政府可能進一步揭露更多訊息。

目前內政部已委託中央印製廠製卡,並已啟動了數位身分證的相關系統規畫及建置招標程序,得標業者依規定得在2020年6月完成系統建置,2020年10月開始換發。不過,數位身分證在程序上、隱私保護受到外界質疑,立法院尚未審核通過預算,使得數位身分證換發可能存在變數。

身分識別成為一種可跨產業應用的服務

除了政府計畫於2020年換發數位身分證,另一新興趨勢是身分識別可能成為跨產業應用的服務。在傳統企業經營思維中,客戶資料為企業的營業機密,而在未來,A業者既有已通過身分驗證的客戶,在該客戶的同意下,可供線上申請B業者業務時,快速線上驗證其身分的依據。

例如2019年12月中在金融科技展上,新光銀行展示了一個新的身分識別應用方式,稱為「立碼驗」,新光銀行和票交所、便利商店合作,讓沒有晶片讀卡機或是因相容性而無法使用晶片讀卡機的民眾,在線上申請電信業者的服務後,填寫相關個人資料,再帶著手機上的QR Code到附近的便利商店,利用便利商店的多媒體機臺,如全家的FamiPort或萊爾富Life-ET,掃描手機的QR Code呼叫出先前填寫的個人資料,再插入金融卡或自然人憑證到多媒體機,線上完成身分驗證。

這項服務的背後正是運用新的身分識別機制,如果民眾插入的是金融卡,就會連線至與票交所合作的22家銀行,驗證該用戶是否為本人,而如果使用的是自然人憑證,則連線到內政部憑證管理中心。如此,民眾就不需要親自到電信業者門市,出示雙證件填寫資料,就近在便利商店就能完成身分驗證程序。

2019年9月臺灣網路認證公司底下的TWID身分識別中心和中華郵政聯手,讓國內擁有超過2,500萬的中華郵政儲金帳戶身分,未來通過TWID的介接,串接第三方服務業者,當郵政儲金帳戶使用者申請電子支付帳戶、手機門號、保險等服務,不需要臨櫃辦理,線上就能通過身分驗證。

不只是金融業用戶的身分可供其他產業應用,去年TWID身分識別中心在金管會、經濟部、證交所、NCC見證下,和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亞太電信、台灣之星五大電商合作,推出「Mobile ID」行動身分識別服務,未來和五家行動電信介接系統後,2,900萬手機門號使用者的身分,成為其他業者的身分驗證依據,讓Mobile ID成為多因素驗證的方式之一。

儘管身分識別的跨產業應用逐漸興起,但企業在採用身分識別服務時,需要考慮所使用的身分識別嚴謹程度,例如這些用戶的身分,當初是本人或是代理人辦理,依其驗證的嚴謹程度,恐影響是否足以通過第三方服務,例如不同等級數位帳戶的身分要求。

2018年底,凱基銀行與中華電信攜手合作一項監理沙盒的創新實驗,這項沙盒實驗概念就是以中華電信用戶身分為依據,通過凱基銀行的線上貸款業務申請,中華電信用戶必須透過行動網路(無法使用Wi-Fi),通過電信系統身分驗證,不只是身分識別,更以電信用戶信用評等,如是否為6個月以上用戶、電信帳單正常繳款,提供銀行業者的線上信貸信用參考。

未來數位身分識別不再只是特定業者的獨有資產,通過可信賴的身分識別機制,可供其他業者的身分驗證之用。

不論是數位身分識別,還是整合了自然人憑證的數位身分證,降低身分驗證門檻,讓過去一些身分安全要求較高的服務,如金融、保險、醫療及電信等服務,未來在數位經濟的時代,能有更靈活、簡便的線上身分驗證方式,免除用戶親自臨櫃申請的麻煩,企業推出服務時,也需將新的數位身分識別納入考慮。

 相關報導  2020年CIO必看10趨勢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