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銀行運用AR眼鏡結合ToF與陀螺儀,讓用戶能看見放大投影在前方的影像,並透過頭手協作來操作網銀App畫面。圖片背景螢幕的畫面,就是用戶所見影像的即時投影。(圖片來源/華南銀行)

近年來,無論是Apple、Google、Amazon等國際企業都開始投資AR技術,尤其,Apple更嘗試以AR眼鏡作為下一代行動裝置,這也不禁讓華南銀行開始思考:「如果未來的行動裝置變成穿戴式裝置,軟體應用要如何呈現?」

最近華南銀行展示了一項未來網銀的概念設計,透過擴增實境(AR)眼鏡來呈現網銀App的介面,讓民眾能透過手部與頭部的協作,來查詢帳戶餘額或進行轉帳作業。

華南銀行甚至委外設計了一款AR眼鏡,重新將網銀App的直式UI介面重新設計成橫式,讓用戶能透過眼鏡看見放大投影成60-80吋的介面;而其搭配的飛時測距(Time of Flight, ToF)3D感測技術,則是能讓用戶直接用手在空間中操作,「因為ToF會透過紅外線去感測手部動作,根據紅外線回應的時間差,去計算手在空間中的位置。」華南銀行資深專員表示,透過AR眼鏡與ToF技術,用戶能享有3D的使用者體驗。

然而,儘管上述技術已經開發完備,但考慮到3D的用戶體驗,難以投影到螢幕上讓多人同時觀看,華南銀行在活動上展示的AR眼鏡,只能退而求其次,運用ToF加上陀螺儀的技術,來呈現2D的視覺畫面,所以,現場無法只靠手部操作,特定功能需要移動頭部加上手部來確認,才能完成交易。也因為,頭手交互協作較困難,活動當天大多由華南內部人員來示範。

資深專員指出,AR眼鏡的優勢,是比手機App更注重隱私性,因為只有穿戴眼鏡的用戶看的到投影的內容,但是,「AR眼鏡想要在3~5年落地很難。」他強調,由於AR眼鏡追求輕巧化,大多運算要在雲端完成,再傳送指令到邊緣端,所以,「5G發展一定要走在前面,才能提供大寬頻的服務。」

 相關報導  臺灣金融科技大爆發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