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翻攝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gdDPHh_5es

瑞典皇家科學院(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本周宣布,領導發明鋰離子電池的三位科學家,約翰·古迪納夫(John Goodenough)斯坦利·惠廷厄姆(Stanley Whittingham)吉野彰(Akira Yoshino)因「創造了可重複充電的世界」,贏得2019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其中的Goodenough今年97歲,是至今為止年紀最大的諾貝爾獲獎者。

目前鋰離子電池因其輕量化、高能量密度、無記憶效應、可重複充電、續航力強大等特性,不僅被應用在行動電話、筆記型電腦等消費性電子及IT領域,在電動汽車、航空、軍事等領域也被廣泛使用,對於減少石化燃料的使用貢獻良多。

在1970年代,由於發生石油危機,Goodenough即開始進行鋰離子電池相關的研究。在如今包括風能和太陽能的各種綠能科技逐漸普及,鋰離子電池的重要性益發明顯。

對一般人來說,鋰離子電池容易與下面兩種電池混淆:鋰電池(Lithium battery)雖然常常用作為鋰離子電池的簡稱,但嚴格意義的鋰電池內含純態的鋰金屬,是一次性使用、不可充電。鋰離子聚合物電池(Lithium-ion polymer batteries,也常稱為「鋰聚合物電池」):是鋰離子電池的改良,利用膠態或固態聚合物取代液態有機溶劑的可充電鋰離子電池,其安全性較好,不會爆炸,還可以塑造各種不同形狀的電芯,成為了現在的主流形式電池。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