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金公司董事長林國良(中)。

圖片來源: 

蘇文彬

國內行動支付服務百家爭鳴,2017年財金資訊公司聯合多家金融機構推出的台灣Pay,目前綁定卡數已超過900萬、累計交易筆數超過1000萬筆。在財政部支持及財金公司力推下,台灣Pay QR Code共通支付平台,矢志要做國內數位金流的高速公路。

台灣Pay在2017年11月推出金融卡綁定服務,讓無法使用或不想使用信用卡的族群,例如學生或一般消費者只要擁有金融卡,就能綁定台灣Pay,以手機掃碼完成支付,去年11月台灣Pay再整合「信用卡」支付功能。相較於其他行動支付服務大多以「信用卡」綁定為主,台灣Pay從綁定金融卡出發,試圖和其他支付服務區隔。

今天財金公司舉辦媒體茶敘,分享了台灣Pay推動現況,到今年8月底為止,台灣Pay已有28家金融機構加入,合計綁卡數已達到917萬張,合作的商店數超過8萬家,台灣Pay可繳交水電、瓦斯、電信等帳單數也超過2600項。

在交易量方面,累計已達到1078萬筆,交易金額累計478億元,今年為止交易金額成長比去年同期多了3倍。

儘管台灣Pay的「成績單」看似亮眼,但和信用卡每筆平均消費金額2500元相比,台灣Pay每筆平均約130元,顯然還有不小的努力空間。

另外,推動兩年累計交易金額達478億元,其中包括了轉帳、繳稅費及消費購物,購物約僅佔3成,財金公司董事長林國良坦承,雖然台灣Pay在認知度上不如其他支付服務,從數字來看,購物的交易金額佔比看似不高,但使用者轉帳也可能是為了支付消費購物,實際購物支付的金額可能更多。

續推國內QR Code共同標準、規劃電支共用平臺

接下來,台灣Pay仍會擴大合作的店家數量及支付更多的稅費項目,以增加支付的服務範圍,另外,財金也和日本NTT DATA、香港Jetco協商導入台灣Pay,提供將掃碼支付從國內擴大到海外地區。在信用卡方面,為符合國人消費習慣,未來會規劃增加信用卡的一維條碼被掃購物模式。

因應電票電支合一的發展,台灣Pay未來也規劃建置電子支付跨機構共用平台,目前已和國內9家電支業者合作簽署MOU,未來待修法通過後,財金公司完成和各電支業者協商後再推出。

目前台灣Pay已推動的QR Code共通支付標準,去年和國際的EMV QR Code接軌,未來可能比照國際做法,如新加坡的SGQR,向商標局申請TWQR商標,未來可能作為台灣Pay QR Code共通支付標準的名稱。

打造金流高速公路

展望未來,國內行動支付服務百花齊放,但缺乏一個統合性的平臺,導致跨機構交易困難,商店也充斥各種支付服務獨有的QR Code規格,不僅造成商店管理的困難,消費者也要依不同商店、選擇不同的支付工具。在財政部支持下,台灣Pay QR Code共通支付平臺,未來要做國內數位金流的高速公路。

財政部次長阮清華表示,台灣Pay將扮演共通的支付平臺,而非個別的品牌,如同國家的基礎建設,通過台灣Pay的共通標準,整合國內的行動支付業者,達到車同軌、書同文互連互通的效果。他強調台灣Pay並非要和其他品牌競爭,而是成為一個平臺,讓其他支付業者加入,一起推動行動支付,同時各業者仍保有自己的商業模式。

林國良補充指出,台灣Pay扮演一個共同的支付標準,財金公司則建置平台,健全台灣的金融網路,讓國內的業者建置電子支付、行動支付服務,能夠四通八達,資源能夠共享、標準能夠互通。以交通作比喻,建造一條高速公路,讓客運、貨運,或是計程車、轎車各種車輛都可以在上面通行。

林國良解釋,財金的任務之一是檢視國內現今支付產業所缺乏的,予以補足,不論是一般消費者或是微型商家,大家都能使用的普惠金融,如同台灣Pay一開始推動綁定金融卡,讓無法或不願使用信用卡的人也能使用行動支付服務,降低新興支付工具的使用落差。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