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舉行的臺灣雲端大會上,資策會數位轉型研究所副主任施賀建也分享了雲端特性驗測的方法論,當中包括了靜態檢測、動態檢測,以及調校、資安檢測等多個階段,並透過驗測工具與驗測表來找出問題與改善。(攝影:羅正漢)

為推動臺灣政府與企業在雲端產業的發展,這些年來,政府已經從多個輔助管道著手,例如,由經濟部委託資策會成立的「雲端開發測試平臺」,他們透過第三方檢測技術與服務的方式,幫助業者開發出品質良好的雲端服務或產品。而在5月的臺灣雲端大會,資策會數位轉型研究所副主任施賀建也發表演講,公布多年來的努力過程與最新成果,並分享他們的驗測經驗。

簡單而言,資策會提供的這個雲端開發測試平臺,主要是在做產品交付服務,意即當業者交付資訊系統給客戶時,客戶對於品質存疑,即可透過這個平臺來幫助進行第三方驗證。換句話說,能夠幫助業者產品上市前的檢測,並成為企業採購時的評估與參考。施賀建表示,這個測試平臺,目前已經協助30個大型政府雲專案,以及200多個產業雲及服務,替政府雲與產業,提供雲端產品技術特性檢測服務。

更進一步來看,該平臺提供了雲端6大測試技術,包括IssS產品功能測試、雲端壓力測試與雲端特性測試、UI/UX驗測、IoT連網服務測試、服務水平SLA測試,以及安全程式開發SSDLC等,以協助系統廠商業者的技術升級。而從近年政府與企業的應用趨勢來看,施賀建表示,在Iaas產品功能測試、SaaS產品效能驗測,以及IoT方面的驗測,是最多組織單位重視的面向。

簡單來說,這樣的服務不僅是為政府部門雲端專案把關,從驗測過程找出多項議題,同時也協助業者通過共同供應契約的要求,讓上架產品可以具備一定的水準。

雲端特性驗測若及早進行,可縮短業者自行摸索時間

關於雲端開發測試平臺的成效,施賀建也揭露了他們的大型驗測案例,像是協助中華電信,承接台鐵票務系統建置案上線,幫助提升效能要求,讓交易系統一分鐘可達60萬筆的模,瞬間可承載1.5萬名用戶。

還有不少政府雲專案是經過他們之手驗證,像是國家災防中心、經濟部地調所、財政部財稅中心、衛福部與旗下各署的保健雲、食品雲等,該平臺可協助增加雲端特性符合度,提升雲端承載能力2到4倍,而針對項目,包括系統效能、承載人數、查詢資料庫比數,以及平均回應時間等。

施賀建提到,他們從分析系統效能瓶頸,找出問題開始,接著進行程式架構最佳化、以及優化雲端系統架構。舉例來說,在內政部圖資雲的案例中,原本系統負載人數為250人,他們先找出應用伺服器與資料庫的瓶頸問題,進而調整資料庫索引架構、安全性驗證機制,再調整成多應用伺服器架構的雲端架構,並優化負載平衡器與應用伺服器的互動分配數,總共經過2百多次的測試調校,讓負載可以提升到1,200人。

當然,不同案例會有各式要注意與改善的地方,施賀建表示,他們可以分享之前的專案經驗,讓業者在打造雲端服務能夠更有效率,若是單靠業者自己摸索,往往需要花上相當多的時間。在他的經驗中,業者在開發到一半時,就可以進行這樣的驗測工作,而不需等到開發完畢才進行,因為一旦程式全部開發完,後續修改時就要調整很多程式。

同時,他提醒企業在驗收業者交付的雲端系統服務時,上線的檢查是否齊全很重要,不要看起來沒問題,在上線後,卻一直出現狀況,或是遇到大量連線就無法負荷。

對於連網裝置服務系統的驗測,施賀建也進一步解釋研發經驗。他們參考的對象,囊括四大國際組織的規範,像是ICSA物聯網資安的6大要素、OWASP物聯網資安10大關鍵、美國NIST的MQTT網路5大要件,以及OneM2M的物聯網12項關鍵功能。因此,他們是透過有系統的原則,歸納並整合為一個驗測表,以提供物聯網功能、效能與資安檢測。

另外,在SaaS平臺的雲端技術特性的驗測上, 資策會整理出7大項目的驗測表,包括多租戶設計、大量服務連線、大量資料運算、資源彈性調度、服務不中斷、隨選自助服務與服務計費度量,而這些面向的驗測細節,也可成為企業在雲端的開發準則。

特別的是,施賀建也提到了測試方法,當中包含了三大面向,分別是資料流、網路環境與雲端架構。他以一個情境為例,針對選定的功能,進行單一資料流與混合資料流測試,以及內網與外網的測試,之後還將進行彈性支援調度等各項測試。

在連網裝置服務系統驗測方面,包含了各個面向的檢測細項,從應用及服務曾管理,到通訊、服務與平臺安全。

雲端開發測試平臺驗測研發經驗等重點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