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YouTube任職的Chris Zacharias在自己的部落格公布了一段不為人知的過去,坦承他們是2009年謀殺IE 6的兇手,讓以IE 6造訪YouTube的用戶比例在一個月內從18%下滑到9%,還意外造成Google服務群起效尤的連鎖反應。

在2009年的7月中旬,使用者以IE 6造訪YouTube時便會看到一個橫幅廣告「我們將在不久後停止支援IE 6,請立刻升級。」然而,這個廣告是由YouTube的一小撮工程師自行決定推出,並沒有經過Google的同意,也繞過了Google的程式碼審核機制與政策,Google則是看到媒體報導才知道的。

Zacharias說,忘了是哪一件事觸發他們決定殺死IE 6的,可能只是因為YouTube的網頁開發團隊在每次的更新周期都必須耗費一兩周來解決IE 6與YouTube的相容性問題,或者是在非常特定的情況下YouTube會造成IE掛掉或甚至出現藍屏,他們都很想棄守對IE 6的支援,但高層卻要求他們繼續支援IE 6,因為有些使用者或企業可能無法升級,且當時造訪YouTube的使用者中,仍有高達18%使用IE 6。

於是,在一場午餐聚會中,幾名已經好幾天都沒睡飽的工程師,因累到對IE 6用戶的同情心已蕩然無存,私下擬定了消滅IE 6的計畫,由於無法直接撤下對IE 6的支援,才想出了利用橫幅廣告來恐嚇IE 6用戶的招術。

該廣告只有IE 6用戶會看到,而Google內部幾乎都使用Chrome,得以避人耳目;此外,當時Google才買下YouTube沒多久(Google是在2006年底以16.5億美元併購YouTube),也才剛關閉自家的Google Video,尚未把YouTube完全整合到Google組織中,因而讓該團隊有機可趁。

這群工程師建立了一個名為「OldTuber」的權限予舊的YouTube工程師,讓他們能存取YouTube的程式碼集,還能完全繞過Google所制定的程式碼規範政策,藉由OldTuber所提交的程式碼既不需具備可讀性,也不用經過詳細的測試,亦無需維護程式碼覆蓋率,再把程式整合到YouTube站上,而一旦出了任何差錯,參與此事的工程師很可能全部都會被革職。

對許多資深工程師來說,那是個既混亂又美麗的年代,他們崇尚灰帽駭客(時黑時白)、喜歡開快車、喝威士忌、在身上穿孔與刺青,有些曾被拘捕過,還有些曾經被Google拒於門外。

總之,「IE 6謀殺計畫」順利地讓IE 6用戶在YouTube站上看到即將終止支援的橫幅廣告,由於並非官方廣告,它既無詳細的說明,也沒有時程表,只有列出Chrome、Firefox、IE 8等供使用者參考的其它瀏覽器,並引來媒體的大肆報導。

在被媒體披露之後,率先來到這群工程師面前的是Google的公關主管,詢問「為什麼全球第二大網站威脅要停止支援近1/5的用戶群?」結果是媒體幫了大忙,因為眾家媒體已幫YouTube作了解釋,後來該主管只是警告他們不要再先斬後奏就離開了。

第二個來興師問罪的則是Google的法務,他們擔心此舉會惹來歐盟的反托拉斯調查,並要求工程師立即刪除廣告。不過,工程師向法務解釋,廣告上所建議的瀏覽器排序是隨機的,第一個出現的可能是Chrome,也可能是IE 8或Firefox,成功地安撫了法務單位。

幾天之後,以IE 6存取Google Docs也出現了類似的廣告,原因是Google Docs團隊亦早就厭煩IE 6,在發現YouTube上的廣告之後,誤以為此事已被許可,便很開心地跟進了,接著有如滾雪球般地,其它Google服務也都嵌入了同樣的廣告。

Zacharias表示,在短短的一個月之內,YouTube來自IE 6的流量已直接腰斬一半,同時間全球的IE 6流量也下滑了10%,超乎他們原先的預期。

2001年問世的IE 6為Windows XP的預設瀏覽器,在2009年時,市場上已經有IE 7及IE 8等兩款更新的IE瀏覽器,根據W3Counter的統計,2009年6月時市場上最受歡迎的瀏覽器為IE 7的31.29%,IE 6則以24.6%居次,但IE 6的市佔率在7月即驟降至15.59%,8月又萎縮到14.43%,看來YouTube的確功不可沒。微軟一直到2012年1月才正式向IE 6道再見,彼時的IE 6市佔率已不到1%。

其實當時除了YouTube之外,包括臉書(Facebook)與Twitter等網站,也都建議IE 6用戶升級到更新的瀏覽器,只是未以「停止支援」作為要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