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攝影 / 李靜宜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在今年於世貿一館舉辦的臺北金融科技展,首度曝光能夠臉部辨識提款、偵測異常交易行為,以及透過智能影像分析,提供客製化行銷資訊的「智能ATM」,這套ATM由中信銀今年年初才成立的數據研究發展中心(數研發)獨立開發,目前正在7-11無人店中進行概念驗證,預計2019年第二季會開始在中國信託數位旗艦分行部署這套智能ATM。

智能ATM上方,安裝了一套攝影機,會將提款者的影像,傳送到後端中國信託自行開發的影像辨識系統。中國信託用戶,需先透過這臺ATM啟用人臉辨識功能,註冊臉部辨識特徵資料,也授權給中國信託辨識之用,後續用戶就可以使用臉部辨識功能來提款。

不只是臉部辨識提款,智能ATM的辨識系統還能偵測提款過程的異常行為,提供採取不同的預防措施。例如,民眾提款時,若有其他人站立在提款者後方約1公尺半徑內,影像辨識系統能分辨,在螢幕上提醒提款者,「請注意後方是否有人窺視」,若後方無人就不會出現這句提醒。

另外,這套智能ATM也能辨識異常的交易行為,例如提款者戴了安全帽或口罩,來遮蔽臉部,ATM就會要求提款者必須移除,才能進行提款。另外,針對轉帳行為,這臺智能ATM還有一項偵測詐騙遙控提款的機制,當用戶一邊提款一邊使用手機通話來進行轉帳時,ATM就會詢問用戶,是否接受他人指揮提款,直接在螢幕上詢問用戶,若是用戶是接受指示轉帳,則可選擇按下取消交易,就會馬上終止服務。就算用戶回答自己並非接受他人指揮,為了避免用戶遭詐騙,ATM螢幕上還是會秀出詐騙話術常用的句子,再次提醒用戶,是否對方用這些話術來指揮提款,希望能早一步預防詐騙事件發生。

中信銀表示,有9成被詐騙的民眾,在被指示轉帳的當下,都會被詐騙者要求不能停止通話,因為一旦停止通話,受害民眾大腦就會比較清醒。所以,轉帳時持續通話是受詐騙民眾常見的行為特徵。

智能 ATM如何訓練異常行為偵測能力,遷移式學習是關鍵

中信銀先向警政署取得常見異常交易行為的資訊,例如轉帳持續講手機,再從Google先前免費釋出,多達190萬張圖像的開放資料集中,挑選出「講電話行為」的標記影像,作為訓練ATM影像辨識能力的影像資料。不過,開發成員透露,從開放資料集取出的特定類型資料量還是不夠多,所以,中信銀採用了遷移式學習(Transfer Learning),來降低對訓練資料的需求,利用已經訓練好具備基本影像辨識能力的機器學習模型,再透過遷移式學習訓練,針對特定可疑行為的影像資料,來強化這類行為得辨識力,就可減少訓練所需的標記資料量。

智能ATM不只用於預防,還能提供新廣告通路

這套智能ATM不只利用影像辨識機制來預防可疑行為,還進一步可以提供精準行銷的個人化廣告推播功能。智能ATM會透過影像分析,來推測判斷客戶的特徵,如年齡、性別、衣著打扮,進而在用戶拿回提款卡之前,在螢幕上秀出一段可吸引該族群的客製化行銷廣告。舉例來說,若是繫著領帶的男性,系統就會推測屬於商務人士,進而推薦航空公司的聯名卡廣告給他。或是手提名牌包的中年女性,則可提供精品促銷廣告等。不過,中信銀還在測試這類精準行銷通路的可行性,目前也只能分辨四類族群,ATM的影像辨識能力還有待進一步優化。

目前中信銀已在7-ELEVEN無人商店二號店中,部署了一套智能ATM進行測試,預計明年第二季,優先在中國信託數位旗艦分行,裝設攝影鏡頭與辨識模組到每一臺中信銀ATM,進行概念性驗證。並且會以臉部辨識無卡提款會最優先上線,偵測異常交易行為、智能影像分析這兩項則會視成熟度,再來決定上線進程。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