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 for Japan設立了資料學院,不只舉辦資料活用工作坊來訓練公務員,還設計了一個七步驟的工作流程,讓想要採用公私協力活化開放資料的團隊參考。(攝影/王宏仁)

最近五、六年,日本掀起了一股在地公民科技社群的風潮,日本出現了超過80個Code for xxx社群,涵蓋了各式公民議題,如東京Code for Tokyo、會津若松市Code for Aizu,或像遠在離島沖繩的Code for Okinawa社群,而串連起這些社群的正是Code for Japan社群網絡。

Code for Japan社群網絡創辦人関治之希望扮演政府機構和市民之間的媒介,一方面協助政府部門來與公民社群合作,指導和提供公務員,另一方面則要協助社群發展。

日本政府早從2012年就開始推動開放資料,甚至在2016年底還立法推動政府與私人企業之間的資料活用,來要求各地政府必須和企業聯手活化政府開放資料的運用。儘管立法如此要求,但對地方政府而言,最大的挑戰是,不知如何公私協力來運用開放資料。

媒合企業和政府推公私協力實驗

因此,Code for Japan去年開始推動了在地現場實驗室計畫(Local field labs),說服企業派出員工,每周花1、2天直接待在地方政府的辦公室中,成為兼職公務人員,連續三個月。這些企業員工得和公務員組成團隊,針對如何活用政府開放資料共同發想,找出雙方都有興趣的題目進行研究,還要打造雛形系統來驗證,最後向市長報告成果。

去年有18名來自8家企業的員工,如NEC、富士通、Yahoo日本、JointCrew軟體公司、GitHub日本等,派駐到12個地方政府。企業甚至要補助每人50萬日圓的研修費用,供Code for Japan計畫之用。政府機關受限於法規要求,但為何日本企業為何想這麼做?関治之表示,共創是日本企業當紅的趨勢,企業也想和政府部門合作,找出新的創新機會,公私協力推動開放資料,可以成為這個切入點。更關鍵的是,企業可透過共創研修,挖掘在地政府的真實問題。

將開放資料推廣經驗制度化

不只想辦法促進公私協力,Code for Japan還設立了一個資料學院(Data Academy),可以為地方政府舉辦一場資料運用工作坊活動,來訓練公務人員活用開放資料的能力。

他指出,公家機關常會陷入開放資料的惡性循環中,因為公務人員不知如何運用開放資料,就會越來越沒有時間釋出資料,資料累積的不夠就無法創造知識或價值,最後只能放棄,也就更難以想出創新的點子來活用資料。

資料學院的設立,就是想要逆轉這個循環,變成正向循環。透過資料運用工作坊,開始讓公務人員認識善用開放資料的重要性,進而找出要解決的「自己的問題」,工作坊還會提供一套開放資料利用指南,甚至還提供工具或平臺,讓參加者可以開始嘗試一些資料運用實例,開始累積資料和應用案例,進而成為其他人的參考,引發更多人的參與意願。資料學院還設計了一個七步驟的工作流程,讓想要採用公私協力活化開放資料的團隊參考。2017年,11個地方政府找來資料學院舉辦工作坊,訓練了180位公務員,2018年想要培訓資料利用能力的日本地方政府變得更多了,一口氣增加到了39個。

但要帶起這股資料開放活用風潮,他指出,推動公民科技社群的發展,要從「人」開始,而不應該從「技術」切入,這正是Code for Japan推動公民科技應用的秘訣。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