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服務或金融業擁抱新架構,也有製造業採用Serverless架構。如亞旭電腦新發表的行車記錄器就是一例,亞旭非用不可的理由是,新架構才能滿足他們快速改版的開發維運需求。(攝影/余至浩)

早在2015年,Netflix前雲端架構長Adrian Cockcroft就點出,未來的架構是無伺服器架構(Serverless),因為這是最加速雲端原生應用需要的微服務架構的技術。這位率領Netflix資訊團隊,將AWS雲端服務用得連雲端龍頭都自嘆不如的Netflix前雲端架構長,早在3年前,就點出了新一代架構技術的變革方向,從傳統的虛擬化、雲端,開始要走向容器、無伺服器架構。

「速度是IT和公司業務同調的關鍵,也是CIO的關鍵目標。」Adrian Cockcroft解釋,也因此,越能讓IT展現速度架構,將會逐漸成為主流。這也是為何容器架構、無伺服器架構未來將崛起的原因。

因為行動App的盛行,各種消費型的應用,大多是每個月,甚至是每周改版一次,如果說傳統虛擬化環境中的應用像是烏龜,重視可靠穩定,現在的行動App就像是兔子型應用。而且不只如此,Chatbot的崛起更讓兔子型應用的改版競爭速度更快,從周周改版,進入了天天改版的競爭速度,不用重新上架,只要修改後端就能推出新功能。

但速度和穩定,向來是資訊部門的兩難。虛擬化技術是多數應用的部署架構, 但相較於耗時數分鐘到數十分鐘的VM,只需數秒就能完成部署的容器,或是數毫秒就能啟用的無伺服器服務,可以更大的彈性和速度。這也是近2年來,容器技術,如Docker、Kubernetes開始大紅,普及,甚至成為國外網路新創必備技術的原因。

從行動應用展開的各式各樣消費IT變革,也讓使用者對「應用程式」的樣貌,有了更高的期待,使用者也期待企業IT應用,也能像消費IT那樣「好用、好操作」,這就讓企業IT和CIO們帶來新的壓力。

國外企業早就開始擁抱新一代架構

甚至數位轉型的需求更讓國外不少企業積極擁抱新一代架構,例如花旗銀行,在2016年時,就花了8個月的時間,將原有以大型主機、虛擬化平臺為主的基礎架構,轉換成微服務平臺架構。花旗銀行前全球數位與雲端部門主管Brad Miller表示,採用微服務架構和新的開發流程後,可以共用一套基礎的軟體後端服務,更彈性因應不同的通路,更快打造不同的前端應用。而不用像過去那樣,每個服務通路,如分行、瀏覽器、手機都各自有一套自己從後端到前端都有的大型應用系統。

架構翻新還不夠,IT也要更敏捷

不只是擁抱新一代架構而已,還得為了新架構而展開IT團隊的大改造,荷蘭ING就是最好的例子,ING不只重新打造了新的組合式基礎架構,而且提供了自助式資源入口網站,就像是一家內部專用的公有雲服務平臺那樣。而且,ING早從2014年就開始擁抱DevOps,甚至後來還成立了600人規模的DevOps團隊。ING資訊長Peter Jacobs更喊出,ING就是要效法Google、Netflix、Spotify和Zappos等網路科技公司,也要讓自己更敏捷。

ING成立了一個個跨部門敏捷小隊,一個敏捷小隊,就是打造服務的最小團隊。成員不只是開發人力,還包括了行銷、產品經理、資料分析師、使用者經驗設計師等。另外,ING還設立了橫向虛擬組織,讓同類型的職務,例如各敏捷小隊中的資料分析師,另組成一個橫向討論小組,來分享資料分析技術和作法。一套大型金融服務,大約由150人組成,其中包括了多個敏捷小隊,並搭配一位敏捷教練,來協助大家導入敏捷開發的作法。

花旗銀行和ING不是國外大型企業擁抱新一代架構和敏捷開發的特例,而是越來越多國外企業都想效法新創或網路公司,開始導入容器技術、Serverless架構、微服務架構等。

但臺灣企業擁抱的速度較慢,直到今年,隨著數位轉型浪潮吹進臺灣,成了進半數臺灣企業想要追求的新方向,臺灣企業IT才開始加快腳步,比過去更積極擁抱輕、薄、短、小的新技術架構。從iThome今年CIO大調查的結果正可反映出此一趨勢。

根據iThome今年CIO大調查結果發現,臺灣企業在機房硬體採購上,越來越多企業採用軟體定義類產品,13.6%企業今年要採用軟體定義儲存(SDS),10.4%則要導入軟體定義網路(SDN),直接擁抱軟體定義資料中心(SDDS)的企業也有5.1%。儘管才剛起步,但已反映出臺灣企業IT硬體積極軟體化發展的趨勢。

不只資料中心硬體軟體化,在軟體架構上,從調查數據也看到,臺灣企業開始擁抱新一代的AP架構,例如有8.8%企業想用最新的Serverless架構,擁抱Docker的企業更多達10.4%,這些網路新創愛用的技術,現在也開始被臺灣企業接納。

不只更積極採用新一代架構技術而已,就像ING為了讓自家IT團隊有能力因應快速創新、快速變革的需求而展開團隊大改造,臺灣企業也開始積極招募敏捷、DevOps等人才。儘管比例不高,但已有不少臺灣企業IT要招募敏捷人才和容器技術人才,尤其是金融業對新一代AP架構人才的需求最高,2成金融業今年想要招募敏捷開發教練,而也有12.5%金融業者想要招募Container技術人才。企業希望自己的團隊可以更加敏捷化,也希望引進外部人力來加快導入的腳步。

雖然比國外慢了一、兩年,但這波新一代架構風潮,的確開始吹進了臺灣企業IT中。

更正啟事:內文提及Adrian Cockcroft在Netflix職稱有誤,正確應為前雲端架構長Cloud Architect。內文已更正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