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衛生局去年開始結合科技來防疫,還找來了成功大學研究團隊合作,借助大數據有效控制登革熱疫情。上圖由右至左依序為臺南市政府參議蘇亮禎、臺南市登革熱防治中心資訊組組長吳坤憲、成功大學研究團隊學生黃昊慈。(攝影/洪政偉)

兩年前,臺南市登革熱疫情大爆發,從入夏到年底,累積超過2萬多名確診病例,更造成112人死亡,儘管後來疫情逐漸獲得了控制,但隔年4~5月,又有重新復甦跡象,有了之前的慘痛經驗,臺南市政府不敢稍有大意,不只成立登革熱防治中心,更借助大數據分析來防疫,即時掌握疫情分布,甚至在還沒有疫情爆發前,就早一步進行風險管控,找對關鍵疫區,提前展開防疫,成功將登革熱完全根除。

「登革熱疫情的控制,時間很關鍵」,臺南市登革熱防治中心資訊組組長吳坤憲表示,病媒蚊的防疫工作就是在搶時間速度。一隻斑蚊蚊子,從孑孓變成可以叮咬人的成蚊,只須7天,所以只要政府的防疫動作一慢,疫情馬上會迅速蔓延開來,可是偏偏以前政府蒐集疫情情報的速度都太慢,「如果想知道現在疫情擴散的情況,最少得等上7天。」他表示。

吳坤憲指出,這是因為過去調查疫情的方式,得由全市37區衛生所人員,先將家戶病媒蚊調查資料取得後,再以傳真或E-mail的方式,回傳到防治中心來彙整並製作成報表,這段資料往返和作業時間,通常需要1週,所以防疫人員要是想知道,現在登革熱疫情持續蔓延的情況,最快也要7天之後才知道,若等到這時才反應,政府的防疫動作就會太慢,以致於過去一直沒有辦法很有效的控制住疫情爆發。

為了能夠縮短防疫應變時間,吳坤憲表示,衛生局在去年8月建立了一個登革熱地理資訊平臺,改採自動化的方式作業,將原來分散到各區所的登革熱調查資料,統一集中匯整到同一平臺來進行追蹤管理,以減少資料來回時間,讓資料的取得更即時。他表示,衛生所人員只須將當天調查的資料匯入系統,防疫人員就能夠馬上看到,「以前是每周才看一次,現在是可以隨時監看」,吳坤憲表示,只要一收到資料,防治中心的電腦螢幕上,就可以即時顯示各區病媒蚊調查分布情況,讓防疫人員掌握疫情的速度變更快,可以立即針對有擴散疫情的重點區域,來加強孳清工作,防疫反應不再慢半拍。

衛生局打造的這套登革熱地理資訊平臺,不只蒐集了家戶病媒蚊調查的資料,也匯整了所有與登革熱疫情相關的資料,包括了個案病例、疫情調查、孳生源列管、病媒蚊管理,誘卵桶、噴藥,以及民眾與醫院通報等資料。

吳坤憲表示,這些資料蒐集起來後,也會用於資料分析,並以視覺化地圖方式來呈現,像是在地圖上能依疫情嚴重高低而以不同顏色來區分,還可以依時間,來動態顯示各區域疫情變化及分布狀況,例如,可以依不同時間的病媒蚊指數高低,來查看各個疫區噴藥後的實際效果,也可以依據疫情擴散的範圍,來及早派員進行噴藥動作。

臺南市衛生局在去年8月建立了一個登革熱地理資訊平臺,並透過大數據來分析大量疫情資料,成功幫助防疫人員預測可能有擴散疫情的重點區域,來加強孳清工作,讓防疫不再慢半拍。(圖片來源/臺南市登革熱防治中心)

用大數據找出潛藏的病媒蚊孳生源頭,及早一步清除

即使是沒病例出現時,平時的風險管控也很重要,必須要針對可能孳生病媒蚊的風險區進行追蹤列管,只要一有潛在風險,就可以馬上動員派人去做孳清,甚至在防疫登革熱的過程中,防治中心還找來了成功大學研究團隊合作,借助大數據來分析誘卵桶的卵粒資料,幫助防疫人員可以更快找到潛藏的病媒蚊孳生的源頭,以控制產卵的孳生源。

不只有會叮人的病媒蚊才危險,蚊子的卵也是個隱性的風險,代表之後可能會爆發的潛在疫區,所以平時臺南市防疫人員也會預先到各區里放置誘卵筒,讓蚊子可以在上面產卵,並定期進行清除的動作。

吳坤憲表示,目前全市共設有將近3,000個誘卵筒,平均每周可以取得4~5萬顆蚊子卵粒,這些蒐集到的誘卵筒卵粒資料,經過大數據的分析,也成功的幫助防疫人員,預測接下來可能是潛在高危險疫區的分布熱點,搶在登革熱疫情延燒之前,就先一步找到關鍵疫區,加強防疫工作,阻止疫情擴散開來。

2015年臺南市登革熱確定病例數曾高達22,761例,到去年已經大幅減少到只剩下8例,吳坤憲表示,今年臺南的雨量和氣溫變化,其實和2015年疫情大爆發時的環境很接近,如果在一開始4、5月疫情剛出現時,沒有很快的控制住,9月疫情很有可能就會大爆發,但後來靠著結合科技防疫的方式,最後才可以有效控制住疫情。

 

不只是利用大數據防疫,防治中心接下來還要結合更聰明的智慧捕蚊燈,來蒐集蚊媒資料,並透過大數據來分析蚊子的特性,來了解不同環境下蚊子的行為差異,以找出可以提高防疫功效的更好作法。(攝影/洪政偉)

利用智慧捕蚊燈蒐集資料,幫助掌握蚊子習性

不只是利用大數據防疫,吳坤憲表示,接下來還要結合更聰明的智慧捕蚊燈,來蒐集蚊媒資料,透過大數據來分析蚊子的特性,來了解不同環境下蚊子的行為差異,以找出可以提高防疫功效的更好作法。

這個智慧捕蚊燈,外型近似市面上的吸入式捕蚊燈,不過內建有光度或影像辨識感測器,也有具備連網的功能,只要每抓到一隻蚊子,就會即時的將蚊子的資料回傳到後端的大數據分析平臺來分析。

目前這個智慧捕蚊燈可以蒐集的資料,包括了放置地點附近的蚊子數量、出沒次數,以及時間分布等,另外也能夠利用影像辨識的方式,來分辨出蚊子的種類,例如屬於的是埃及斑蚊,或是小黑蚊等。

吳坤憲表示,這個智慧捕蚊燈因為是可以即時的蒐集蚊子資料,比起過去的誘捕筒,需要每周才取得一次資料,收到資料的速度變更快,可以馬上進行分析,而且除了可以放在戶外,也能夠在室內來放置,可以進一步讓防疫走進到居家環境。而透過這些蚊子資料的蒐集和分析,也能夠反應出不同地區可能潛在的病媒蚊風險。吳坤憲表示,今年9月先在30家店家展開小規模的測試,之後也計畫在臺南5大觀光商圈部署200個以上的智慧捕蚊燈。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