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維基共享資源;作者:AntanaCoins

上周傳出比特幣(Bitcoin)的交易容量已達到瓶頸,導致確認一筆交易的平均時間增加到43分鐘,還有用戶抱怨有些交易甚至擱置了幾個小時到數天才完成。

要確認一筆比特幣的交易時,採礦者會在網路鏈中建立一個新的區塊,挖掘一個新區塊約需要10分鐘,可儲存1MB的資訊,而採礦者則會得到25個比特幣的回饋,理論上比特幣網路每秒可確認7筆交易。由於採礦速度及區塊儲存容量都是固定的,隨著比特幣的交易愈來愈熱絡,交易的處理開始出現塞車的狀況,使得交易所需的平均時間從10分鐘增加到43分鐘。

此一比特幣的平均交易時間是由Reddit用戶seweso在3月初蒐集最近1000個區塊處理時間所得出的結論,而且只計算採用0.00005 BTC/Kb或更高手續費的交易。

比特幣的交易塞車有兩種處理辦法,一是用戶端提高交易手續費,以成為優先處理案件,這代表比特幣的交易手續費將會持續攀升,二是變更比特幣的設計,提高區塊的資訊容量,惟目前比特幣社群對此並無共識。

比特幣社群已因此分裂成兩個陣營—Bitcoin Core與Bitcoin Classic,Classic打算開發程式碼來增加區塊容量,而Core則抱持反對的態度,認為更大的容量代表需要更多的運算資源,縮小了採礦者的範圍,最終將有一核心群組可操縱比特幣,違反了比特幣的分散原則。

Core與Classic非但達不到共識,關係還日益惡化,Core陣營指控Classic以超低手續費進行大量交易來癱瘓比特幣的交易網路,Classic則說遭到來自Core的分散式阻斷服務攻擊。

比特幣核心開發者Mike Hearn已於今年1月宣布退出開發工作,出售了手上所有的比特幣,指稱社群的瓦解是造成比特幣失敗的主因。今年以來比特幣的價格約略維持在400到420美元之間。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