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諾頓,iThome整理製表,2015年11月

資安公司諾頓(Norton)日前公布一份針對17,125人、來自17個國家或地區民眾的網路線上調查,調查顯示,在過去一年,有5.94億人遭遇到身分竊盜的網路犯罪事件,全球有80%的民眾認為自己是網路犯罪的受害者,平均每人必須花21小時來身分遭竊後的善後手續,例如掛失信用卡、補發金融卡、重設密碼等,平均每個人遭遇的損失達358美元(約10,740元),全球網路犯罪造成的損失達1,500億美元。

針對認為美國和中國進行網路犯罪調查顯示,有82%美國民眾認為自己是網路犯罪的受害者,中國則有72%民眾有此感受;若分析針對身分竊盜處理的時間,美國民眾平均要花17小時,中國則要花24小時的時間,才能完成相關的善後手續;若分析網路犯罪帶來的損失,美國損失金額高達289億美元,中國則損失7,087億人民幣(約1,109億美元)。

共享密碼是造成網路犯罪的最大風險

要確保各種網路身分的安全,使用安全密碼是重要關鍵,包括大小寫、數字和符號在內,才是安全密碼的設定。不過,諾頓的調查指出,全球網路使用者不到4成(38%)使用安全密碼,美國民眾使用安全密碼超過4成(43%)高於平均值,但中國使用安全密碼的民眾只有22%。

除了沒有使用安全密碼外,諾頓從調查中也發現,許多民眾使用不同的網路服務,卻使用相同密碼,全球有55%民眾會將電子信箱的密碼,用於其他網路服務上;共用社交媒體密碼比例超則有43%;共用銀行帳號密碼比例也有27%。

若進一步分析美國和中國共用密碼的習慣,美國民眾共用電子郵件密碼的比例達50%,共用社交媒體密碼比例達40%,都略低於全球平均值,在共用銀行帳號密碼的比例達36%,比全球平均值還高。但是,中國民眾共用密碼的使用習慣已經是常態,有將近6成(59%)民眾共用電子郵件密碼,共用社交媒體密碼比達超過5成(52%),共用銀行密碼也將近3成(28%)。另外,全球有25%的女性和20%的男性,習慣使用相同密碼。

諾頓針對不同年齡層的網路使用者做分析則發現,全球,將近3成(29%)的年長者和超過4成(42%)的兒童及青少年,是最容易受到網路犯罪攻擊的族群;針對中國網路使用者做分析,反而是千禧年世代(1981年~2000年出生)是最常遭遇網路犯罪攻擊的族群,根據調查,中國過去一年曾遇過網路犯罪或攻擊的比例,千禧年世代超過一半以上(53%)曾遭到網路攻擊,1966年~1980年出生的X世代受到網路攻擊比例則將近4成(35%),55歲以上受到網路攻擊的比例也將近3成(29%)。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