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很熱中投資理財,坊間教人如何投資的書籍、課程或是媒體自也是不少。投資理財的方法一多,我們也就很容易得到一種有點陳腐的結論:每個人都應該找到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

這話當然沒錯。每個人的工作、財富、風險承擔度、對報酬的預期、對生活水準的要求皆不相同,沒有一種理財方式適用所有人。

但我們也常聽到,「人生多變」,那麼,在面對人生的不同處境時,我們是否也該有不同的看待錢的方式呢?這聽起來似乎也言之成理,但依我的觀察,多數人都做不到這一點。人有性格、有做事的慣性、有周邊人的目光注視的壓力,一旦我們建立起了一套「自己的」金錢的價值觀,它就會有某種慣性與惰性,要改變就不是那麼容易了。所以我們常看到,很省的人成了億萬富豪還是很省,原是大老闆的人破產了還是一樣揮霍,成家了的人還是跟未婚時一樣的花錢習慣而導致家庭失和。

在我看來,除了每個人應有適合自己的理財觀念,每個人在不同的時間點、不同的生命情境,也該有動態的理財觀念。這一點很重要是因為,我們應該讓財富為人服務,而不是讓寶貴的生命成為金錢的囚徒。

要做到這一點,就應該要讓理財的觀念,隨著生活與生命條件的演進而改變。舉例而言,最簡單而重要的一條便是:人們幹嘛要花時間,去賺這輩子根本不可能花到的錢?倒過來看,人生還沒走到終點,錢就花光了,可能是比有錢沒命花更大的悲哀。

正因為沒人可以預知未來的命運,對於財務規畫能有機動性調整更形重要。把時間花在累積自己用不到的財富,就是對寶貴的生命無謂的浪費。但真正能感知到這一點的人並不多,因為我們早就被這個體制洗腦教育成毫不懷疑地信仰:任何的付出只要有金錢的回報,一切就都是值得的。

這當中還有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其實也不太敢凝視與追問,無止盡的財富累積究竟有何意義?將這一切視為理所當然,或是將問題推給下一代──說自己一切的努力,都是為了孩子,某種程度來說,是面對這個所有人人生的難題最簡單的方式。

因此,一套動態的理財價值觀,實則也就是金錢觀與人生觀更有效結合的財務觀念。我們應該努力追問,如果溫飽已然無虞了(這個前提也很重要),人生究竟還有什麼值得追求的?我們還要讓對未來的不確定感,一輩子跟隨著我們嗎?還是我們可以克服這與生俱來的生物本能,為自己的人生創造更多可能?

馬克思曾經預言,在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生產力達到一定水準之上,人們也就不用每天工作(或許一周只工作一天或兩天),而可以自由自在地從事創造性工作。因此,在馬克思的天堂裡,人人都是藝術家。

在21世紀的今天,某些社會、某些族群的財富與生產力,或許早已超越馬克思當年的預測與想像,但馬克思的天堂,似乎還不曾降臨人間,何以故?因為資本主義體制在創造財富的同時,也製造了恐懼,卻又消滅了意義的生產,為了這個體系的持續高速運轉,它要求人們得焦慮而又不停歇地留在為生存而戰的心理狀態。

有意義的人生理財觀,首先得戰勝這樣的恐懼。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